魁星点斗挂花鉴赏

标签:
文化魁星点斗一色杏花红十里花钱挂花 |
分类: 钱币收藏 |
花钱上的诗句来源于清早期一个真实的故事: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1608年10月13日生于山东聊城,傅以渐幼年聪明过人,三岁能诵书、五岁熟读经史、十岁工属文,博览群书,勤学不辍,终成大器。1646年4月30日(清世祖顺治三年三月十五日),清廷举行开国后第一次殿试,傅以渐被取为首科状元。因为是清朝开科后的第一个状元,傅以渐颇得顺治皇帝器重,至1654年(顺治十一年)即升迁他为内秘书院大学士。1655年(顺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衔,亲自教授康熙“四书”“五经”、天文、历法、兵、农、漕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对康熙皇帝从政后的作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傅以渐本人不高且胖,不善骑马,且骑驴。顺治恩准他可骑驴进出午门,有时年幼的康熙为其赶驴。一日此情被顺治皇帝看见,大笑不止。不几日傅以渐接到皇帝亲赐一卷画轴,御笔为他绘制了一副《状元骑驴图》,上题一诗:
这原是出自宋代苏轼《题云龙山放鹤亭》的一首诗,
云龙山下试春衣,
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
新郎君去马如飞。
顺治巧妙的将原诗中“状元归去马如飞”改为“驴如飞”,赠给了傅以渐,算是跟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后来民间文人墨客又将顺治帝的“一色杏花红十里,新郎君去驴如飞”之句改回了“一色杏花香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并在民间铸造花钱广为传颂,这两句话体现了殿试中状元后飞奔报捷的心情;此花钱正面有诗文,背面是“魁星点斗”的图案。花钱背面图案则为文昌魁星(俗称文曲星),一手捧书,一手执笔,立于鳌首之上,似正欲阅尽天下大块文章,圈点题名。所谓“魁星点斗”、“独占熬头”、状元及第、五子登科,都是古代科举取士制度的生动写照。谁梦见魁星,谁就能成为考场上的幸运者。魁星点斗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虽然这是一枚普通的花钱,但它的寓意十分吉祥美好,寄托了古人对功名仕途的祈求,亦是科举文化的佐证实物。在清代每有小孩儿出生,便有亲朋好友送此挂花挂于小孩帐前,以祈求小孩能梦见魁星,将来能够像傅以渐那样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此种形态花钱统称挂花,因上方有一方便绳子穿过的圆孔,所以古代书生将此钱随身佩戴,以求学业精进。
此文由
万思成于2014年11月30日
下图为另一种版式,正面为“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古句”,背面的魁星左边多了祥云,右边多了星辰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