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新年伊始,很多跨国轮胎公司纷纷公布了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和销售目标,这也使热火朝天的中国轮胎市场再度升温。据悉,普利斯通的最新目标是,到2010年把其在中国轮胎市场的份额从现在的15%提高到20%。固特异希望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力争到2010年,使中国的采购额达到全球总采购额的10%,届时在中国的采购总额将达到8亿美元。韩泰轮胎宣布在2007年开始向奥迪A6L和A4的豪华车型供应轮胎。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在中国的战略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跨国轮胎公司最初进入我国时,往往实施的是单点合资、立足一地的抢滩式战略。即选择一家中方合作伙伴,在一个地方建立轮胎生产基地。现在,为了全面占领中国轮胎市场,这些公司的发展战略已转为全面布局。最典型的是在1994年就已经进军中国市场的锦湖轮胎。2006年,其在南京工厂、天津工厂及长春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充的情况下,开始构筑近距离向这些工厂提供技术和品质改善的强大体系,希望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和开发能力巩固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其中国研发中心已于去年竣工,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其他公司的扩张步伐也不慢。米其林不仅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公司,还在上海设立了投资性总部。有消息称,该公司还打算在南部再建一个轮胎制造厂,以完成其在中国从北到南的布局。再如,普利斯通继并购沈阳一家工厂后,又成立了天津轮胎公司,并在江苏无锡新建轮胎制造厂,也在逐步完成其在华的战略布局。在这些跨国轮胎公司不断加大投资、全面布局的同时,他们在中国的经营战略也在发生重大转变。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跨国轮胎公司以前在中国轮胎产业的投资和经营主要是生产型,对中国轮胎企业的控制和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生产领域的技术垄断来实现。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生产领域的控制,对采购、销售领域的控制也逐渐加强。据悉,佳通、锦湖、米其林、韩泰等公司均已在中国或设立销售总部、采购中心,或在各地建立销售网络、分销店、专营店,对生产、销售加强控制。目前,米其林的驰加店数量已超过300家,并以每年100家的数量增长。固特异目前在中国主要有精英店、授权店等四种轮胎专卖店,该公司计划2007年将其规模扩大到800家。专家提醒,跨国轮胎公司的这些变化将会对中国轮胎业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要引起高度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