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西亚·马尔克斯

(2006-10-08 17:34:55)
分类: 世界经典文学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生于哥伦比亚的马格达莱纳省一个小镇阿拉卡塔卡。父母居无定所,生活贫困,以至于未给孩子施行洗礼,连孩子生于哪一年也记不住。马尔克斯自幼爱听外祖母讲印第安人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1936年开始上学,1940年转入首都的教会中学,期间阅读了大量世界名著。18岁时,考入首都波哥大国立大学攻读法律,但他对法律不感兴趣。1948年,马尔克斯因政局动荡中途辍学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先后到过欧洲各国,1959年起为古巴的“拉丁美洲通讯社”工作。
  从1947年开始,他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十几篇短篇小说,如《蓝宝石般的眼睛》(1950)、《纳沃,一个让天使等待的黑人》(1951)。1954年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55年,发表短篇小说《伊莎贝拉在马孔多观雨的独白》和中篇小说《枯枝败叶》,初步显示了他构思新颖、笔法多变的才华。以后,陆续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娘的葬礼》(1962)。《伊莎贝拉在马孔多观雨的独白》首次出现了神奇的马孔多镇和连绵不断的滂沱大雨,是《百年孤独》同一地点和类似场景的试笔。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马尔克斯的平生得意之作,小说描写一个退役上校悲惨凄凉的晚景:他一心等待政府的津贴而不得,最后面带笑容迎接死亡。
  1961至1967年,他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电影和新闻工作。1967年《百年孤独》的发表为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百年孤独》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成熟,也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从1967到1975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巨翅老人》(1968)、报告文学《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和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1975)等。《家长的没落》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荒诞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独裁者、某共和国总统尼卡诺尔的形象,鞭挞了拉美现实生活中腐朽黑暗的专制制度。尼卡诺尔荒淫无耻,有无数个情妇,5000多个儿子;他为母亲去世下令全国举哀100天,并给她各种封号;他老婆统治政府各部,就连刚出世的儿子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还实行特务统治,用种种阴险手段清除政敌,镇压民众。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人民的反抗,他面临的将是最终的没落和崩溃。
  1975年为抗议智利军事政变,他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文学罢工”。1981年发表了《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迷宫中的将军》(1989),这两部小说的出版都成为文学界轰动一时的大事。80年代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82)等。90年代创作的《八月再见》和《绑架逸闻》(1996)继续关于爱情与暴力的主题,后者发表时引起评论界激烈的争论,但却赢得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