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衍颛先生讲《论语》摘录-再论不违如愚

(2022-03-17 10:25:35)
标签:

大周天

丹道

气功

小周天

修炼

分类: 讲儒家经典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主持:这一章的重点,就是“不违如愚”这四个字,我们现代教育都非常强调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要善于提问,善于发问,那么,这里却强调不违如愚,这二者之间有冲突吗?

 

蔡衍颛先生:我问你一句话,你如实说,我说一加等于二,对不对?(主持:对。)二加二等于四?(主持:对。)那如果说,你不用说对,你点点头就好了,那三加三等于六?(主持:点点头。)那我说了很多,都是对的,你都认同,都点头,或者说对嘛,你好像有点不违,当然,我不敢说你如愚,因为你答的对。那好了,你说颜回缺乏独立思想吗?不是!是孔子说的道理,他全部理解,觉得是对的,就好像我跟你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三加三等于六一样,我都是全部对的,你也觉得对的,你还要违干嘛呢?是不是?不违如愚和独立思想,其实是大家的思想一致,都达成共识,还有什么可独立呢?

 

主持:我们说一个经常出现的状况吧,比如您经常说,大家打坐不要去追求那种功态,不要去意守丹田,这个话反反复复的说了这么多年,真的说了上万次都有了,可是往往有同修他还是不理解,不明白,那他发问啊,他就问,为什么不要守丹田啊,为什么不要追求感觉,那么,他应该不违如愚呢?还是继续发问呢?

 

蔡衍颛先生:如果他能理解,就可以不违如愚。他如果不理解,可以问,但问了,我跟你讲了,你理解了,你就要做,就不要说你听了,觉得对,理解,但是又不做,那才是最麻烦了。想当年,我在我师父那里,我有疑惑,就问我师父,我师父一讲,我就明白了,我也不违如愚呀,所以我在我师父那里,接受他老人家的教导,速度很快。

 

主持:有一些同修,他们听了也没有那样去做,是因为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是吗?

 

蔡衍颛先生:不是,这其实应该分两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没有真正理解;另外一方面,是他做事没有耐心,吊儿郞当,听了说好好,改天再做吧,改天改到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主持:是啊,社会上还是有很多这种现象,就是当你指出了某一点,被指出者就总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蔡衍颛先生:就是我听懂了,但是我暂时还做不到,为什么,不知道。

 

主持:他们或者说,我要慢慢来,这个慢可能就是蹉跎一生的时光了。从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颜回哪一方面呢?

 

蔡衍颛先生:足以发。足,就是充分,发,就是运用。足以发,就好好要去做。

 

上文根据蔡衍颛先生讲课录音整理,未经蔡衍颛先生本人校对。

 

蔡衍颛先生的微信号:13715860608

蔡衍颛先生的抖音号:13715860608cai

蔡衍颛先生的快手号:c137158606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