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图书馆挣扎了一天,也没有什么进展,阅读真经第6套做了两篇就再也继续不下去了,心里貌似长了草,不安定的很。所幸放下所谓的正经之事,对新馆的图书布局进行第二轮的考察。刚看了几排,就被周国平先生的一本有点小厚的书给吸引住了,名曰:《偶尔出行》。
翻开来,彩色的印刷和大量的大幅图片很打眼,书的上编还记录的是作者在2000年冬季时去南极的日志,乖巧的企鹅很合我的口味。下编则是作者欧洲各小国的散游杂记。一向喜欢旅行和游记的我快速的browse了一遍。
我和妈妈一直都很欣赏周老先生的作品,从这个哲人的笔下我们经常可以读到发人深省的东西。还记得03年他去同仁签售,被高中课业缠得不能动身的我还求妈妈去排队要签名,结果我的美女妈妈又发扬了她的“大头风格”,把站台上所有的书一样一本的捡了个遍,估计周先生当时是签到手软但也心花怒放啊!大一刚来报道的时候年幼的我似乎还不了解大学图书馆的海量,把其中的两本不远万里的带了过来。结果。。。应该不用我说,书总是借的才愿意读。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两本书还乖乖地躺在书架上呢~看来它们要为毕业后的搬运做贡献了~
如果说《偶尔出行》是个游记,那它远远达不到游记所应有的韵味,大体上只是平平淡淡地叙述了旅途的经过;如果说是个哲学小品呢,又似乎不纯了点,不过不管如何,倒也适合在阳光的青睐下慵懒的翻完。读罢,感动的、值得深思的还是周先生一贯的哲学思想。
“灵魂是一只杯子,如果你用它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一个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一个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用它们在你的杯子里调制出一种更完美的琼液,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我一直认为人不仅有外在的眼睛,而且还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到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到的,称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
“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来自泰戈尔的一个类比:“我们的生命是一个蛋,我们暂时寄居的这个世界是蛋的外壳,当我们被这个世界控制住的时候,就如同蛋壳里的小鸡,对于蛋壳外的更自由的生存是完全没有一个概念的,而死亡,就是我们破壳而出,进入真正自由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