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堪城小记(104)宝宝基本康复了

(2020-03-24 03:39:56)
标签:

异国经历

宝宝烫伤

半瓶水

(接上篇)

宝宝换药预约的是五天之后的周四上午十点半。遵医嘱我们提前到医院,在停完车后给宝宝喂了止疼药。

进了医院大厅之后在一个柜台间详细登记,之后依然是每个人身上贴了纸牌儿。我们走过空无一人的弯弯曲曲的长廊,长廊的墙壁上画有各种色彩斑斓的儿童画,乘电梯,再穿长廊。。。来到一个工作大厅,柜台里的工作人员问了宝宝的名字,指点我们进了一个厅间等候。这个厅间里除了沙发、椅子外还有一个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儿童玩具,饮用水、咖啡、可可粉、糖。。。等供人免费饮用。

由于是约定时间,时间不长进来一金发美女,告诉我们翻译还没到,让我们再等会。一会儿,匆匆进来一浓妆艳抹的中年女子,感觉这位应该是中国人。来人请我们原谅她来晚了,告诉我们她是我们的专职翻译。我们有点惊讶,这种专职面对面的翻译应该价格不菲,这还真有点奢侈(整个换药过程没有一分钱的自费)这时有一位姑娘拿着玩具告诉我们宝宝换药过程中她可以拿玩具帮我们逗宝宝玩,同时还送给宝宝一件玩具,后来知道这位是爱心人士。

换药的过程在我们看来有点粗野,但是手法娴熟,受伤的皮肤恢复的也比较理想。

这间治疗室有三张治疗用的多功能床,每张床边都放有各种儿童玩具,医护人员笑容可掬不厌其烦,女翻译耐心和蔼,在翻译之外和我们有说有笑,有一种同族同宗的亲切。换药后宝宝伤处依然是裹了三层:里层黑色的透气胶状物质,中层是柔软卷曲的纱布,外层是绷带。值得一提的是,挨着伤口的那层黑色的胶布在拆开的时候不会粘着伤口也不会粘着纱布,这可真是一种好药!这次医护人员也给我们整理了一大包药品绷带,让我们带回去备用。

七天后我们按预约第二次去换药,在正点到达等待室时,看到里面已经有一位中年女子,那人看到我们进去之后在电子屏上边操作边说着中国话,就直接走过来礼貌的说:你好,我是你们的国语翻译。这位女翻译工作的全程冰冷、职业和礼貌,不会多说一个字,和上次那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位应该是台湾人,其实从她第一句的“国语翻译”我们就悟出她是台湾人,也许,这就是台湾人和大陆人的区别。

这第二次换药是在宝宝烫伤后的第十三天,去下了厚厚的纱布绷带,只留下三处比较严重的地方改用一种白色药膏和大创可贴。这天是3月13号,美国的疫情已经很严重,堪萨斯城也进入了紧急状态,但是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即便是在医院,即便是医护人员,也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和上次到医院的唯一不同是,进门登记发牌的时候会询问近期有没有发烧干咳,桌子上有一瓶免洗消毒液供随时擦手。这时虽然我们不便戴口罩,但是我们已经非常小心,不会直接用手触摸电梯和门框,同时我们发现,电梯口和很多其它的地方,墙上都安放了随时供擦手的免洗消毒液。

第二次换药后约好一个礼拜之后再最后一次带宝宝到医院去,回到家三四天的时候看到我们带宝宝去的那个急诊也接待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回想整个医院的防护情况真有点心有余悸,好在宝宝已经基本痊愈,所以我们给医院打了电话,决定不再冒险去医院,以后就尽量在家宅着躲避疫情了。

今天是宝宝烫伤的第 23天,顺便告诉关心我们的朋友,宝宝创面恢复的平平的,除了表面鲜红的颜色可能要靠时间来恢复,应该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家谢谢关心我们的朋友们。

(手机博文、全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