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工小记(十一)——挑渣儿

(2011-12-24 19:46:46)
标签:

挑渣儿

打工小记

退休之后

生活

工作中

分类: 纪实系列

打工小记(十一)——挑渣儿

    记得以前上班的时候,科室里两位年轻同事到外地出差,那天在一条僻静的路上行走,迎面走过来一老一少,两人肩上都扛着什么东西,很沉重的样子,那老者步履瞒珊地走到我那俩同事面前的时候忽然趔趄一下,一下子就撞在其中一位同事身上,老者肩上的东西也随之歪了一下,之后那老者就非常痛苦地坐在了地上,一只手捂着耳朵。那同行的年轻人立刻把肩上的东西放在地上扶起老者,拉开老者捂着耳朵的手往老者耳朵里看,不看则已,一看就大叫:“不得了了,耳朵里扎了根木棍!”那老者越发痛苦地大叫。我那俩小同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那年轻人拉住了:“你们看怎么办吧!”两位同事往老者耳朵一看,看见老者耳朵里果然直直地扎着一根小木棍,不禁吓呆了。后来就说看看能不能拔出来,不料老者那耳朵疼的根本不能挨,手还没到就哇哇大叫。我那小同事说:我们好好走路,真的没留心怎么就撞着您了,要不先去医院看看吧。谁知那二位说:我们拿这么多东西本来就走不动,这会又受这么重的伤,怎么能到医院啊,再者,我们还有急事要办呢。我那俩小同事一时也没了主意,说:“那咋办呢?”那俩人说:看你们也是好人,又是外地人,出门不容易,你们先拿些钱出来,我们自己去医院。我这俩小同事正担心到了医院万一伤得重影响听力,以后没完没了怎么办,这会见交钱就放他俩走,正是求之不得。经过双方讨价还价,两个年轻人也没多少钱,竭尽全力赔偿了走人。走了之后,越想越觉得奇怪,怎么撞了一下子就能有一根木棍扎耳朵里呢?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静下心来之后就醒悟了:人家耳朵里随便塞点什么东西,哪怕是一团面糊都可以把一个木棍扎上边讹人钱财。我那俩同事回来后郁闷了很久,后来我想办法写了报告让厂里补助了他们一点钱稍微安抚了一下。

     上面这样结伙行骗的事在本地有一个名称叫做——挑渣儿。“挑渣儿”是地道的本地方言,不知道是不是我写出的这仨字,来这里上班之前我没听说过这个词,我想,也许应该叫“挑茬儿”(找事儿的意思)。遵照地方习俗,我还是跟着叫“挑渣儿”吧。

     距离我目前上班的公司约一公里处有一个村庄,是“挑渣儿”之乡,我的一位同事就是这个村的人。说起某村是“挑渣儿”的窝,这里本地人都知道,而且一点也不避讳。更叫人震惊的是,某村人提起“挑渣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挑成渣儿为炫耀的资本,以“挑渣儿”发家致富的在这村有很多。当然,我说这话没有依据,但是,在办公室和同事们海阔天空的时候,我曾有几次专门问起里“挑渣儿”之事,了解内情的人就会绘声绘色地告诉我许多,特别是L姓同事就是那村的人,问起他来,他也不忌讳自己的乡亲们常常结伙出去“挑渣儿”,有时说起没有钱了我们就和他开玩笑说:“回村叫个人带我们出去挑个渣儿挣点吧。”他也会笑呵呵地回敬我们说:“干这事不带外乡人。”

    “挑渣儿”的人回乡之后公开地嘲笑那些上了当的“信球儿们”(方言,傻子的意思),谁出去“挑渣儿”骗来的钱财多,谁的本事就大,自然也就受到大家的刮目相看。“挑渣儿”的人喜欢和本事大的人一起结伙行骗,这样不仅成功率高,骗的钱财也就多。

    “挑渣儿”是多种多样的,要随时有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成果。警方破解一个,新的一一批就会立刻产生。所以,“挑渣儿”者智商都高,难怪人家自豪呢。曾经有人这样看全国:“北京看全国都是基层;上海看全国都是乡下;广东看全国都是穷人;河南看全国都缺心眼;山东看全国都不仗义;江苏看全国都欠发达;浙江看全国都待开发;四川看全国都缺小姐;陕西看全国都没文化;新疆看全国都太拥挤;西藏看全国都没信仰;山西看全国都太文雅;辽宁看全国都没胆子;云南看全国都太单调;宁夏看全国都太忙碌;内蒙看全国都缺牛奶;河北看全国都该拆迁;海南看全国都太寒冷;青海看全国都没酒量。”这其中的“河南看全国都缺心眼”用在“挑渣儿”之乡再确切不过。据说这里早被警方挂上了号,但是貌似警方也多数“缺心眼”,抓不住现行没有证据,或者是抓了坐了牢回来还继续做的人也大有人在,“挑渣儿”富了几乎一村,这真的很叫我长见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