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日志(五十一)--店庆之一
一年前,自己漫不经心地盘了一家小吃店,让自己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劳累的一年。前几天,一位大三男孩给我开玩笑:“阿姨,快店庆了吧?”这让我忽然猛醒:我经营的有知有味小吃店开业已经一年了。当然,说‘店庆’含有嘲弄的成分,就像穷人家的孩子不过生日一样,我的小吃店远不到可以‘店庆’的规格。但是,既然记起了小店开业一年的日子,也就想在自己的博客里留下一些文字,算是为自己劳累的一年来点些许抚慰。当然也是知道如果自己不来一点形式上的庆贺或者是记录下来一些文字,这么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自然也会被其他任何人所忽略。很庆幸现在有了博客,我也有了一些虚拟中的朋友,这常常使我感到很温暖。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这么忙的日子里依然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这里原因。虽然这里的友谊就像水中月镜中花,美丽而遥不可及,但那种精神上的扶持使我超越了现实中的惆怅和痛苦。虽然,我的小店常常人声鼎沸,我周围充满着年轻的欢笑和歌声,我自己也常常融入其中暂时忘记了一切,然而,我的心依然寂寞。
开店是很锻炼人的,虽然到了我这样的年纪似乎是不需要再锻炼了,能把握好自己余生的点滴幸福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开了店之后即使你不想锻炼,也不得不锻炼了。在我失败的人生中似乎在许多年之前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些追寻一直持续到自己的老年,直到如今似乎还是没有寻找到,小吃店就是在寻寻觅觅中的又一次体现。如果说退休之后还心有不甘感觉到终于有时间有机会来自我做主尝试一下个人的能力,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情的话,那么开了小吃店之后我终于认命了,也终于在天命之年后知道了自己的那点让人嘲弄的本事。当然,开店的另一个目的:“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来麻木我的神经,分散我的精力,在劳累中忘却烦恼,在苦涩中得到升华。”——引自《小吃店日志-(三)》倒是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我在小吃店的工作(如果这也算工作的话)中有很多时候是快乐的,在更多的时候好像是很简单很机械很自愿很必须地做着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就像是人生中必须这么受苦受累,就像是命运中早就这么安排着必须这么旋转,就像是人必须这么活着,虽然她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活着。
我打了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之后才想起来,我的初衷并不是想写这些,我是想写一些庆贺或者总结之类的东西,不知为什么就这么乱了起来,所以我会在这篇之后会继续连载我的店庆,尽量争取把我想表达的写出来。

每天我买菜走的这条郊外的路空旷清冷

这是一条我买菜的必经之路,名字叫关圣街,旁边隐约可见的就是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的关林庙,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的首级就埋葬在这里。

关圣街是郊区那种不宽但又拥挤的街道

这是我买菜的农贸市场,在关羽庙的后面,距离我所在的学校有几公里远。

菜市场肮脏凌乱,但这里的蔬菜比市区的要便宜很多

我常在这里买蘑菇和香菇,蘑菇用来串菜串,香菇除了串菜串之外还要用来煮做米线用的香菇酱。

卖蘑菇的是老两口。老太太精明狡诈,常常把我当做弱智来哄,比如常说:“我就喜欢你这样的爽快人,买东西干脆利索,不像有的人那样黏糊。”常常会对着我耳朵小声说:这个价钱只给你!而我也常常看到她对着别人咬耳朵。

我在这里买丸子,用这种丸子做丸子汤。由于我买的量大又固定,卖丸子的人给我的价钱要比零售的每斤便宜五角钱,我在这里买到的丸子比市区零售价每斤便宜一元钱。

昨天的天很冷,我第一次在买菜的时候带着相机。我买这辆三轮车上的白菜叶子。卖菜人把白菜外面的老叶子扒掉,一般老叶子下面的叶子也会再扒掉两三片,最后剩下白白嫩嫩的白菜价钱就会高些。卖菜人把扒下来老叶子扔掉,把第二层还能吃的堆在一起,我问了价格,说带帮子一起要一毛钱一斤,只要叶子三毛钱一斤。带帮子太多我拿不动,而且菜帮子也不好吃,我只要菜叶子。但是卖菜人说那要自己去捡,自己要什么叶子拽什么叶子,说着扔给我一个大塑料袋。我把一大堆白菜叶子中的好叶子挑出来,把菜帮子扒掉扔了只要嫩嫩的叶子,从中捡出来13斤,
这些够用2-3天,我用这些菜叶子做面条和丸子汤。这个菜叶子回去就不用再捡了,只洗了就可以直接用,非常省事。但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能买到菜叶子,如果买不到就只好买些整捆的小白菜或者青菜,这些回去做起来比较费事而且孩子们都不喜欢吃带帮子的菜,那些帮子还要扔掉。昨天这白菜上面都是冰碴子,我拽够十几斤菜叶子之后手已经冻得不成样子了。但是好像占了天大的便宜似地,心理满足的很,菜叶子才三毛钱一斤,而整棵白菜是五毛钱一斤还带菜帮子,我没想到为了要这些便宜的菜叶子我付出了什么,只想到这些菜叶子白白青青嫩嫩又便宜又省劲儿又好看又好吃。一年的时间使我完全沦为一名十足的柴妇。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