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话剧《12个人》我差点成为13

(2013-09-13 15:03:14)
标签:

话剧艺术中心

12个人

互动机会

差点成为十三

校园

分类: 忽悠乱弹及其他
  昨晚在安福路话剧艺术中心看话剧《12个人》。
  原以为“+1排”在最后面,进场后才注意到“+1排”是在“第一排”的前面。
  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舞台没有幕布,更确切地说舞台和“+1排”在同一个平面上。
  故事讲的是法庭判决前陪审团的会议,陪审员之间唇枪舌剑比律师还律师。陪审团的统一意见竟然还能左右法官的最后判决,使一向认为陪审员是个“摆设”的我匪夷所思。不过这不是中国的故事,希望中国的“陪审员制度”也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天!
  一场话剧从头到尾在严肃的逻辑推理中进行,但竟然有如此多的幽默搞笑。有陪审员还在会议过程中吹起小喇叭,催促会议进程。
  眼看着否定“有罪”一方已经理屈词穷时,却又是柳暗花明找到新的由头。不断的争吵,甚至闹到差点互相动手。不断的表决时发现认定“有罪”一方阵营中坚定份子不断地有人倒戈。
  整个演出过程中,12个“陪审员”演员就在我身边转来转去,我感觉到我简直就是演出阵容中的一员。
  有几次似乎感到陪审团团长正指着我的鼻子等待着我的发言。我好想发言,我刚站起来到一半就引得后面的观众一阵大笑。
  我深信,如果允许台上台下互动一下,话剧演出效果可能更好。我终于坐下来不是因为怕后面人起哄,只是感到自己普通话讲不好可能影响气氛。
  我打算谢幕后和剧组交流一下,可是谢幕毕演员走得飞快,观众正襟危坐一动不动,我不能太失态啊,这是礼貌。
  找到服务员,要求和他们见见面,服务员告诉我今天大家都很累了,你留下名片,我们以后交流,我摇摇脑袋走了——没有名片啊,还不赶快开溜。留什么留?

  今天晨练我说起此事,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他们说:你应该试试看大胆发言,看看导演的表情,尝尝保安的棍子。还有人说得更绝,台上本来《12个人》,你一上去正好《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