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的“定势思维”下错误解答的例子
(2013-07-31 10:19:14)
标签:
高考数学定势思维典型错误分析公共根校园 |
分类: 中学数学答疑室 |
【问题】m为何值时,方程x^2+mx-3=0与方程x^2-4x-(m-1)=0有一个公共根,并求出这个公共根。
问题见http://iask.sina.com.cn/b/22201173.html
【正确解答】方程①x^2+mx-3=0与方程②x^2-4x-(m-1)=0的公共根x同时满足①、②,所以这个公共根必满足①-②,即(m+4)x+(m-4)=0。
于是解得公共根为
x=(4-m)/(4+m)。
代入①可得(4-m)^2+m(4-m)(4+m)-3(4+m)^2=0,化简并因式分解 (m+2)(m^2+16)=0,即可
解得
m=-2,±4i。
所以对应的公共根为x=3,i,-i。
【注】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解答是忽略了 (m+2)(m^2+16)=0,两个复数解
m=±4i。从而就缺漏了符合题意另两种情况。
其实,如果稍微认真一点,严格地写一下“舍去” m=±4i 的“理由”,立刻就会发现题意中根本不存在这个“理由——m是实数”!
这种错误解答的关键就是“定势思维”的不良习惯——把题意中“m为何值时”的条件无端地感觉为“m是个实数”。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条件。
我们有不少不讲究“基本概念”只讲究“细小技巧”的奥数专家,他们的教材、资料上有很多“令人炫目”高超技巧,但是细看之下会发现这种“定势思维”的错误比比皆是。
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还可能是原创“命题”的专家们只追求“技巧”不讲究“思维慎密”。而忽略了注明“实数m为何值时……”,而学生跟进作“解答”时就产生了“定势思维”的错误结果。
当然题目的原作者也可能会说“目的就是故意设置一个‘陷阱’,考查学生有没有能力认真审题走出‘定势思维’的怪圈。”那么除了上面已经作出的解答外我也无话可说了。
前一篇:三次曲线切线的一个有趣性质
后一篇:方程有有理数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