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博客,相约大连,9月17日《新浪网·长者丰采园》聚会活动最后一天,恰逢大连快乐大姐72寿辰,同时也为9月份生日的所有网友一起祝寿。不甘寂寞的山路水桥凑趣说:“我农历9月份生日算不算?”专门做好事的阿旺就乘机把我半拖半推送了上去。
回到座位上,泰曼依依悄悄地问我“你的生日是阴历九月几日?”我回答“初六”,她笑着说“你九月初六,我是九月初一的,更应该上!”“哈哈,谁叫你不上!”
就这样我记住了:九月初一是美女诗人泰曼依依的农历生日。
再深入一谈,才知道我和依依的公历生日竟然是同一天:10月15日。不过依依出生时,我正在初中二年级过第13个生日。
四年前,我就是泰曼依依的粉丝了。
在今天,好想写一篇介绍《泰曼依依》的文章。
重新翻着泰曼依依一篇篇文字和诗篇,感觉依然是好轻灵、好飘逸、好浪漫、好潇洒,可是读着我原来留下的一些笨拙的“评论唱和”,又觉得手指无法在键盘上敲打。
虽然键盘上敲打不出文字,但是脑子还算机灵,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网络诗人“弱水三千(李正西)”介绍《泰曼依依》的文章,就将现成的借来一用。
10月15日(下周五),我们在网上一起过生日。
=========================================================
《网边脞语·二十六:柔情如水,泰曼依依》
弱水三千(李正西)http://blog.sina.com.cn/hflzx00
纯情诗人:泰曼依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8d692501000658.html
对“柔情似水”这个命题,我的考虑是,“柔情”,并不意味着柔弱、柔软,而意味着深入人心,也意味着坚强;“似水”,包含着韧性与坚强。“上善若水”。水,包含着因地因时,审时度势,顺势而动的种种哲理的内涵。水,并不去争夺什么,似乎柔弱,但同时又最具韧性与坚强。滴水可以穿石,细雨滋养万物的生长,滔滔洪水冲毁堤坝。
而情感,包括柔情在内的种种情感形态,都具有深刻、真诚、自然的特征。
情感有深刻与肤浅之别。深刻的情感是对人生体会到至深,哀乐过人,不同流俗。这其中尤以对于历史文化、对于民族兴衰、对于社会时代、对于人生经验的情感格外深刻,可以启人思,兴人感。这是我特别推崇珀斯兔的家国情感的原因。
情感的真诚是不欺于人,不欺于己,不仰人鼻息,不同流合污,都是和而不同之调,都是不同流俗的格调高雅之情。这是我愿意推崇泰曼依依的理由。
情感的自然无论是淡远、雄奇、柔婉、峻烈之情,都应该是排斥矫情与伪饰,出自胸臆,朗畅自然之情。这是我推崇独上西楼、格德梅魅等的出发点。
上述几位的情感都具有深刻、真诚、自然的特征,但各具特色。我为了突出各自的特色,为了叙述的方便,作了侧重点不同的评述。
泰曼依依是老年丰采园里具有艺术气质,具有真正文学意义上的被称作“纯文学”或“严肃文学”的诗人。她的才情、她的诗作、她的绘画,在在地说明着这个事实。
泰曼依依是纯情的诗人。她的诗在泰华世界甚至在台湾和东南亚华人世界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侨居东南亚各国的流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的华人,有的虽然经过了几代人,但仍不忘中华文化的根系。他们创办华人学校、创办华文报纸、以信奉佛教对抗伊斯兰教,避免成为伊斯兰教的俘虏。因为只要娶了本土的女人或是嫁给信仰伊斯兰教的男人,都要改名换姓,加上“穆罕默德”字样,这是流着中华文化血脉的华人难以接受的。泰曼依依的到来,并且以纯情的诗歌贡献给华人世界,自然会引起华人世界极大的关注和热情的推介。何况,她的诗歌确有动心动情的特色呢。
泰曼依依敏感多思,以渗透着人生悲剧的情思,写出过促使人思索的,悲情依依的,情怀忧郁的一首首具有浪漫气息的诗歌。
其中有特别感人的,如《我是你窗前的一枝月季》:
我盛开在你的窗前
在你忧伤时
为你送去一缕清新
在你烦恼时
为你送去一片柔情。
形象生动,自然流转,动心动情,柔和而私语切切。这枝动情的月季花还要在傍晚,在清晨,陪伴你在音乐声中度过一个个美好的时光。它以绿色装点了你的生命,你的生命里留下了永远的绿色,你的生命从此增添了光彩。
这是一首构思精巧,情感细腻的好诗。
泰曼依依如同她自己诗中描绘的那月季花,美丽而善解人意。
这样的诗在如今的诗坛已经难以见到,而“便条体”却能够大行其道,简直莫名其妙,有辱斯文,令人不能不哀叹诗歌创作的式微与衰落。
她的那些渗透着人生悲剧的情思,促使人思索的,悲情依依的,情怀忧郁的一首首具有浪漫气息的诗歌,也都自然流转,无斧凿雕琢之痕,如《荷韵》:
走出黑暗的世界
走出泥泞的沼泽
你清风傲骨
独吟出这个夏日
纵然你的生命只有一季
但颗颗白色的音符
将世世吟唱你的风韵。
其他,如《流星》对于逝去岁月的思考,说
青春的热情
擦亮宇宙的瞬间
早已挥霍一空
因此,我惟有守住夜空
遥望你划过的轨道
寻觅你昔日的风采。
这首诗含蓄蕴藉,对于流星生命的寻觅,化为灿烂的热情。其他如《向日葵》、《二泉映月》、《向夕阳》等等也都是耐人咀嚼回味的诗篇。
当然,泰曼依依的这些诗缺乏开阔的境界,缺乏宏大的叙事,但却都是清新淡雅的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可能,泰曼依依意识到这些诗缺乏开阔的境界,缺乏宏大的叙事,曾经为此而苦恼,并且停笔,希望有所突破。
但我要说,这是泰曼依依的误解。
诗歌创作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是一种激情的宣泄,是本质力量的外化,勉强不来,强求不来。真正的诗歌都是出自胸臆,出自自然的表达。勉强自己,或者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只能导致失败。这就是目前一些诗人,勉为其难,写不出还要硬写,因而难以写出好诗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说泰曼依依是具有浪漫气息的纯情诗人,从她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如《万水千山“嫁”泰国》,在文字中跳跃着几多伤感,几多悲酸,几多悲痛欲绝,几多遗憾,几多收获的情感,很是感人。
如今,泰曼依依已经摆脱了酸楚与悲伤,生活在快乐、自由、事业蒸蒸日上的氛围之中,尽情地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温情和温热。她“眺望窗外,烟雨蒙蒙,如钩的新月深掩在云层里,星儿也静静的歇息了。”她说:“此时的我真诚的向各位关心我,爱护我,帮助过我的朋友们道一声:谢谢。明晚将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夜晚,那弯弯的新月,就是我生命的亮点。那闪闪的群星,就是我生活中闪亮的希望。”
我们祝福她在睿智弘深的佛光照耀下快乐永远。
2006-1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