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上我和高三家长曾经的问答
(2010-07-02 12:32:19)
标签:
高三家长博客圈高考复读成功校园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这段与家长、学生的问答交流是的2008年6月底7月初的事了,现在早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
对方是个08家长,在圈子里不是很活跃。其实在当时,她的博客更新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当然多数文章是琐碎的倾诉。我认为这样的家长在这个家长群体里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因为管理员只关注专家的指导、优秀家长的心得经验。这样的博客当然不可能得到管理员的关注和推荐,在当时近5000圈友中,这样的圈友少说也有4500,很少有人注意他(她)们。
说句实话,我也并不常去,是在她邀请后我被动地去“看”她的。人家既然真心请我,我能够敷衍了事吗?我总要认真写一点我的心里话,当然也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同时也推荐她去看一些圈内朋友的博客。她看了我推荐的家长博客,认为这些家长的孩子太优秀了,而这些家长自己更优秀,不一定适合她和她的孩子。
她的孩子直到高考前几个月还没进入状态,高考的结果会怎么样?当然是可以预见的!
我始终在给这个家长圈里比较浮躁的情绪泼着冷水,这个家长竟然一直在注意着我。听我说的,找一个二本好专业读读,进了大学以后,再努力一下,还是可能有一个好前途的。
孩子却坚持复读,家长把孩子推给了我,我和孩子进行了电话长谈。
我始终强调我不是专家,作为朋友谈个人意见,我先要他明确分析自己“高考考砸”的原因是否是“临场发挥状态不好”,他不好意思地承认是准备不够充分,不是“临场发挥状态不好”。
这个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我遇到的复读咨询者中几乎没有例外地认为自己考砸的原因是“临场发挥状态不好”。
个人认为:如果你是因为临场发挥状态不好而“选择复读”简直就是“参与赌博”,赌来年高考时的“运气”——会有“出色”的临场发挥状态。个人是坚决反对这种情况下去复读的,如果一定要复读,那么就去专修“如何调整考场状态心理学”。
历年来“临场发挥状态不好”复读而“赌博成功者”大约不到三分之一。对此数据,大家虽然不会怀疑,但是很多家长深深地相信自己孩子一定就是属于那三分之一以内的。而很多失败的“过来人家长”恐怕也都不愿再谈这些伤心的决策了。即使成功了的也是不肯谈风险和心中的余悸。
我再问孩子自己对自己潜力的估计,孩子说至少还有30%的潜力可以挖掘。
个人认为“复读”的“过程”就是挖潜,“目标”就是提高。如果自己已经学得很好,只是“临场发挥状态不好”,那么“复读”就是“简单重复”,充其量是“巩固”,绝对谈不上有“提高”。
最后我再问孩子,你对复读的“枯燥性和艰苦性”下了怎么样的“死决心”?孩子说“一年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哈哈,那倒完全不必,娱乐活动讲究一个“度”字,“适”而不“过”即可。
我曾经“说服”过几个孩子“自愿”放弃复读,但是这次我被这个孩子说服了。我最后对他说:爷爷支持你的复读,我会很关心你的复读过程的,但是我不可能让你被动和我连续,你要记得主动向我汇报。
实际上我常常忘了他,连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也没记住。他却不间断地每月向我汇报。
家长觉得孩子和我对话交流后完全变了一个样,去年高考的成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下次再谈另一个08届复读家长成功的故事。
相关链接:
与‘选择复读’继续唱反调
复读重起步 效率绘新图
七年复读可歌可泣,八次高考梦圆清华
“高分复读班”是个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