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假封笔 无耻小人食言而肥
标签:
余秋雨假封笔无耻小人食言而肥问学与论语相提并论 |
分类: 忽悠乱弹及其他 |
《余秋雨》与《孔夫子》同起同坐 《问学》与《论语》相提并论
天下还有比这更为无耻的事吗
大家一定还记得,五年前(2004年11月)余秋雨信誓旦旦宣布“严格封笔”,“封笔决绝,到80岁也不会再写”,“自传《借我一生》,将成最后的绝版书”。
当时一些“无聊文人”判断:余秋雨的所谓“封笔”不过是为炒作《借我一生》。甚至有人断言:不出五年,余秋雨的新的“绝版书”又将问世。
对于这些风言风语,余秋雨非常愤怒,将他们斥之为此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想我会坚持的,我想任何时候,一个君子都会如此。”
余秋雨的书也实在“太受欢迎”了,除了盗版影印外,更有一些虽然颇有文采,但忽悠水平远不及大师的“小人”们竟然胆敢假冒“余秋雨”的名义写了《四海芳歌》、《夜雨苍茫》、《北京盲流大调查》、《万人宁亮》,以此赚钱致富。
所以余秋雨封笔的理由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我只有用这个方法来证明(以后市场上)这些(署名余秋雨的)书都不是我的。”
他的铿锵有力的话“在我宣布封笔2004年以后出版的,不要相信,这一定是假书。”是那么的掷地有声,应该是可信的。
对于余秋雨的封笔,各方面的人都觉得遗憾:
譬如说,一些“鱼粉”们在余秋雨宣布封笔后,纷纷宣布再也不想读书了;
再譬如说,一些喜欢“咬文嚼字”的人,觉得少了一分可供“咬咬嚼嚼”的美味“大餐”了;
又譬如说,一些喜欢看热闹的人,觉得少了象余秋雨这样的“小丑”,文坛一下子会变得异常寂寞的。
根据“君子”余秋雨2004年11月的宣言:“今后市场上出现的《余秋雨作品》都不是我写的”可以断定:现在市场上冒出来的一本“五年来唯一新著”:《问学·余秋雨》,肯定又是“无聊之徒”假冒“余秋雨”之名写的,余秋雨封笔宣言的“墨迹未干”、铿锵之宣言尚在大众耳畔嘹亮回响,就出来招摇撞骗了。这些无耻之徒想发财想得实在是发疯了。
最让让余秋雨哭笑不得的,竟然在该书的封面上还大言不惭地将余秋雨“自己”(当然是假的)与“孔夫子”同起同坐,把“问学”和“论语”相提并论,把余秋雨描写成厚颜无耻的狂妄小人。
这些小人们一定是忘记了:上海市市长给他“大师”封号时,他曾经谦虚地说过,因为他认为“大师”比原来“老师”低一级,才觉得“受之无愧”的。
大众一直在等待着大师出来辟谣,可怎么也等不来。看来余秋雨现在已经成为神仙了,连这种《问学·余秋雨》之类大粪泼在自己身上也无所谓了!
但是如果大师还不想出来辟谣的话,我就大胆断言:余秋雨五年前确实是为了炒作而宣布“假封笔”,今天你这个无耻小人“出尔反尔、食言而肥”了!
我这个断言之理由是:①因为余秋雨所说的文坛上三个“恶劣生态”,对于余大师而言今天比五年前更险恶三分;②因为余大师今年还没有到八十一岁。
=================================================
到80岁也不会再写 余秋雨封笔决绝
中华网文化频道
2004-11-30 08:39:38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reading/writer/11022791/20041130/11987393.html
目前,余秋雨的自传《借我一生》已发行到30多万册,近日他频频出现在一些电视选美比赛和电视节目中,但对于写作,余秋雨已经严格封笔,近日盛传,他的最后一本书、自传《借我一生》,将成最后的绝版书。余秋雨究竟为什么原因要封笔,说法相当多。在接受凤凰卫视鲁豫采访的一档节目中,余秋雨亲口透露并详细叙述了自己将不再写作的详细理由,并且毅然决然地表示了这强大的决心。
悲愤:写得越多麻烦越多
在鲁豫对余秋雨的采访中,余秋雨表示:“我的愤怒和失望,要强烈地表达出来。对一个勤恳的文化建设者,10年来,日复一日地被这么说,难以置信。”他坦承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压力。“说完全不在乎不可能,马兰(余秋雨妻子)倒无所谓,但她爸爸妈妈看一篇又一篇的那些批评,很有压力。他们的焦虑就给马兰带来了焦虑,于是就出现那种家庭式的折磨。”所以他决定要结束40年的写作生涯,因为写得越多,麻烦越多。考察多种文明的心愿已经基本完成,不再写了。
决绝:到了80岁也不会再写
余秋雨认为自己做的最大一次人生选择就是在“官运亨通、学术地位也很高”的时候,写了23次辞职报告,从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上退了下来。他说自己受到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影响,认为“大幅度的主动的选择是创造生命精彩的手段。”他一贯喜欢彻彻底底的转换,很开心,当院长时人们完全可以忽略他曾写过东西,是个地地道道的院长,任何东西不写。
当鲁豫笑着谈到他如果是80岁心里想写,想表达的时候怎么办?是否把手稿放着不出版?“不写了。”他对鲁豫说:“你可以相信我,我能在官运最旺的时候,彻底退掉,后来也没有重复,我不是只说不做的人,我的决心比一般文人大,我的行为比一般文人更响亮,更明确得多。”
打算:和妻子湖边浪漫
封笔之后做什么,余秋雨没想好,但他说今后的日子,只要和马兰在一起,就已经很开心了,以后“会找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住,见不到文化人的地方”,鲁豫开玩笑,如果有狗仔队拍呢?余秋雨回答:“那就和马兰在湖边,一坐就是4个小时,把观众都看得无聊为止。”
希望:等待文坛“气场”变好
昨晚,《借我一生》责编王淑丽对余秋雨的封笔表示理解:“现在不只余秋雨一个人想封笔,不少作家都有同感,就是认为现在的文坛‘气场’太不好了,写作环境不好。”无聊的、恶性的东西到处传播,好的有价值的遭曲解,故意恶意误读恶炒的也不少。余秋雨秘书金克林表示,余秋雨会用很长时间思考和做其他的一些事情。
======================================
余秋雨:写得越多,麻烦越大
http://www.newbusiness.cn/gb/newbusiness/2004-11/25/content_523802.htm
对话《鲁豫有约》实录:
(话外音:从《借我一生》的出版日起,余秋雨说他将结束自己近40年的写作生涯,并从此封笔,告别文坛。作出这一决定,用余秋雨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得越多,麻烦越大)
陈鲁豫:你是说真的完全不写,还是说我写,但是我只是我自己留着,我不会再出版了,是哪一种不写?
余秋雨:陈鲁豫你不知道,我不会做那种不出版,自己藏一些文稿在手边,这个我觉得很好玩。这算什么呢。
陈鲁豫:但有时候我有话想说,我要想写,万一有那种时候怎么办?
余秋雨:那就找你们说呀,找朋友们说呀,我干吗去写它,找朋友们说,或者讲课,我说不定还讲课吧,学校里边我还有博士点在那里,讲讲课,这样子。电视里讲话还可以,那么肯定不想写了。这实在是,对于我的愤怒和失望,要有一种强烈的方式来表达,就这样。要非常干脆地有一种态度,因为真是担忧啊,一个勤勤恳恳的文化建设者,平白无故的,莫名其妙的、连续不断的、遭遇十年之久的攻击……
陈鲁豫:那你跟马兰怎样设计你们今后的日子?
余秋雨:现在我们过得很开心,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我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和文化界没什么关系的地方,见不到文化人的地方住着。
=========================================
余秋雨缘何封笔?曹可凡道因有三
日期:2004-12-02 作者:俞亮鑫 来源:新民晚报
文新传媒http://www.news365.com.cn/pdjx/t20041202_310255.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