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拟高考自主招生数学试题(之二,含解答)

标签:
高考10高考高考数学自主招生好题推荐我拟试题思考教育 |
分类: 中学数学答疑室 |
2009年2月12日更新添加答案
下面向大家推荐的这道题,我觉得作为自招考试题还是挺合适的。
为了让大家充分思考,答案稍后(一周内)公布——或者只要本文点击数超过200,或者“非匿名”、“非加精”评论条数超过10,即公布答案。
2009年2月12日更新附言:
本文的点击数这两天每天增加最多也就是7、8、9个,基本上也就是这点了,不大可能达到200了,但是一周的期限马上要到了,答案还是要按时公布出来的,不能爽约,辜负了我的粉丝们。反之,我也希望欣赏我的朋友能保持对我博的关注。
解答:
第一步(5分),以椭圆的长短半轴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得到椭圆方程x^2/(4R^2)+y^2/R^2=1;
第二步(5分),作边界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的,刚好能覆盖椭圆的长方形,显然其长为4R,宽为2R;
第三步(5分),作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包括两条坐标轴),将长方形分成大小相同的边长均为R/5的200个小正方形网格,下图表示的是第一象限局部;
第四步(20分),研究第一象限的情况,经过计算在椭圆的上
当y=R/5
当y=2R/5时,x=[√(84)/5]R>(9/5)R;
当y=3R/5时,x=(8/5)R;
当y=4R/5时,x=(6/5)R。
第五步(35分),把200个小正方形看作200个抽屉,现在这353个点都在这200个抽屉里。
但是通过第四步的计算,可知第一象限内至少有6个空抽屉,所以200个抽屉里至少有24个是空的。也就是说分布在椭圆内的这353个点,只可能在这176个抽屉里。
由于353/176>2,根据“抽屉原理”,至少存在某一个“正方形D”,在这个“正方形D”里至少有三个点(有一位学生漏了“至少”二字,说明还没真正搞懂“抽屉原理”,丢分就多了);
第六步(25分),在“正方形D”内任意取出三个(由于上面漏了“至少”二字,那么这里当然也一定没有“任意”二字了,这个分也跟着被一起丢掉了)构成的三角形,他的面积必小于该“正方形D”面积R^2/25的一半,即R^2/50。
我收到了几个朋友的解答,同时在现实世界里也有两个孩子坐在我面前做了这个题目。发现都不能得满分,主要是自己虽然有正确的思想,但不会规范地正确地表达出来。 请注意过本题的朋友们对照上面的规范,看看你的孩子与学生要被扣除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