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09考研试题评价文都蔡子华万学海文山路水桥 |
分类: 高数考研答疑室 |
考研公益性独立辅导人士山路水桥漫议: 很多同学要求我对于今年(2009)的数学考研试题做一个评论,我都只能抱歉地说:在我看到真题和真的标准解答之前,我是不会作任何评论了。
2007、2008我作了两年数学考研试卷的评论,不小心都犯了一些错误。
主要原因是自己手头没有真题和解答,只是凭着万学海文公布的资料。
万学海文的这些试卷,一方面都是凭回忆来进行拼凑的,另一方面打字的人也都是不懂数学的外行,简直是出尽洋相。解答也到处都是错误,估计是雇用学生来做的,并且对于最后上传的资料,也没经过老师认真检查校核。
而大家以为这些试题就是真题,以为这些解答就是标准答案。发现“试卷”问题很大,到我这里来“求证”,而这些同学的回忆竟然也与“万学海文”一样的糊涂。我也都信以为真,据此说这这份试卷里某题是错题,或者指出解答是错误的。
由于我是根据“万学海文的误导”才写出评论的,从而误导了一些读者,到头来看到真题,实在让人心跳脸红。
虽然我每年在这样的评论后面,也都写清楚:本“评论”根据“万学海文”提供的资料作出,可能原来试题和解答都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万学海文”提供的资料本身有误。
但是我对“万学海文”的信任说明我太轻率了,我意识到我的“以讹传讹”害人了。
奇怪的是“万学海文”的这些错误资料到现在还堂而皇之地挂着,没有任何的修改或干脆撤下,难道他们一点都不感到丢脸吗?
这里转帖“文都名师蔡子华点评”,因为他讲得简明扼要、头头是道,而且没涉及到具体试题。所以全文转帖,不作任何修改。
文都名师蔡子华点评09考研数学真题八大特点
2009年01月12日
16:37
http://edu.sina.com.cn/kaoyan/2009-01-12/1637183485.shtml
一、题目难度:数学一与08年试题难度相当;数学二比08年稍高;数学三比08年低一些,如没考级数的大题等,这估计是由于数学三与数学四合并后的一个合理过渡。
二、计算量控制的比较好,三套题目中都没有特别繁琐的计算题。
三、共有的题较多:数一、二有九小题相同,数一、三有十二小题相同,数二、三有十三小题相同,三套试卷中都有的题有九小题,着说明虽然三类试卷考试内容差别差别很大,但相同的内容要求要求差别不大,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四、重视基础:试卷中基础题占题量70%—80%,直接考查定义的多达七小题,简单计算题三套试卷中至少共不少于四十小题(含相同题)。
五、重视考查考生利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很多题涉及数学的基础知识,但基础不一定简单,考生死背硬套是做不出来的,只有考生理解了数学的相关理论后才能正确作答,如数学一题(3)(数二、三都有此题),给出的是函数图象和它的一个原函数的图象的关系,考查的是定积分的性质和几何意义的理解,数学一题(10)求微分方程的特解主要考的是二阶线性方程解的性质与结构,这样的题还很多。这也提示考生在复习时要重视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不要在某些考研数学辅导书的误导下片面追求解题技巧和思维定势。
六、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虽然考纲规定不以某一教材为依据,但试题涉及的内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均有,甚至有的试题就在教材中,如证明拉格朗日定理(近两年都出现了这种题,值得考生关注),但题目难度大于高于教材中题目的难度,解题方法也不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比教材中使用的方法丰富的多。
七、部分题目构思比较巧妙:如数学一题(7)将考查数学期望与正态分布的性质巧妙的结合,数学三题(12)将需求弹性的相对变化问题转化为收益的绝对变化问题,数学二题(3)通过全微分的表达式反过来得到函数的偏导数,再用极值的充分条件的问题等等。
八、重视考生的应用能力:此类题在试卷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不过都只涉及微积分的几何应用与经济应用,这说明部分考生在复习中轻视应用题作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