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高考复读推荐时间简史爱在中国行 |
分类: 附庸风雅充斯文 |
看到了博友时间简史一篇《我谈复读》的好文章,讲得鞭辟入里,表达得淋漓尽致,非常符合我的意思,真是应了那句“草根所见略同”的俗语。在新浪教育博客首页推荐之前,本博抢先推荐。
昨天我的《为什么我今年不再议论“复读” 》是被一封信所激起的,朋友问我有没有看过一篇谈“复读”的文章《落榜不落志,近几年16位高考复读生状元盘点》文章,能不能评论一下。
我倒还真没读过,在我看来“复读”的话题应该是相当的沉重,然而从该文看来竟然可以谈得如此轻松。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什么叫“落榜”啊?什么叫“落志”啊?为什么要“复读”啊?文章里“定义”得清清楚楚,而我被这篇文章的定义彻底地弄糊涂了。
这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啊,我实在想不通。看来孩子和家长的“名校情结”、“一本情结”及与此相关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复读冲击波”,媒体的引导是要负相当大的责任。
怪不得“复读”这个话题,人们谈得一年比一年轻松,我这个“愤老”虽然早就决定今年不再议论“复读”了,却又随手写下了奇谈怪论《为什么我今年不再议论“复读” 》。
还在安眠药的作用下,作出了要发表草稿箱内的文章“拒绝复读,坦然接受命运的挑战”的计划。
现在发觉,原计划不行文章虽然现成,但修改起来很麻烦,所以决定不发了。改变一下计划发一篇《致“落入调剂”或“落入二本”的一本线上学生和家长》也是草稿箱里的,估计三小时可以修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