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让我出高考数学试卷

(2008-02-17 17:21:43)
标签:

教育

高考

高考数学

杂谈

分类: 中学数学答疑室
如果让我出高考数学试卷
  春节前就知道一个早年的老学生Y从加拿大回来,过完节返加时路过上海要来看我这个老老师,这几天在沪的几个同班同学与我和Y一直都有联系。
  前天大家一起聚会了。
  在这里,我就不谈聚会如何亲切热闹的话题,只谈席间的一个小插曲。
  说好在沪老同学都要带了家属一起来的,发现大家的孩子都已经很大了,其中有一个是07大一新生,还有两个是08高考生,最小的也已经读初二了。看来,我是应该老了。
  有高考生在,大家自然地就谈起了高考,有人要我讲讲高考数学。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不能谈,而是不敢谈的。虽然为了上好高等数学,我年年都对各地高考数学试卷有过搜集与研究,但是我对高考数学大纲不太熟悉。
  当然,对于数学的思维方法,以及高考数学应试方法,我好象应该还是可以谈一谈的。
  于是我就以“如果我出高考数学试题”为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想我们的命题,还是应该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运算能力为主。即使是综合题,也应如此。
  看了北大自主考试的数学笔试题,基本上都是落于俗套。觉得除了偏、怪、难外,看不出能考得出什么能力。
  如果把这种自主考试题,也拿来作为高考复习或甚至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我们的教学不知道又要被引向何方。
  我以为,就是对于综合题,也应该是“既不能完全落于俗套,也不能过于出其不意”。
  目前这种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路”落于一定的“思维定式”,辅导老师也按照这种“思维定式”的方法去培养学生解题方法,我总觉得“有害无益”。
  一份好的试题,首先要让考生觉得不是无话可说;其次才是让学生不经深入思考,觉得还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于是给大家谈了三个数学问题,让这两个08高考生思考,这两位学生的家长也被我引进了这个思考的圈子。
  今天抽空回忆整理以下,将其中的一个问题发表如下(这个问题即使对文科生来说,也并不能算是很艰深,但是,我们一定要突破某种“思维定式”,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路径)。
“试问能不能在一个棱长为a的较小正方体上打穿一个洞,让一个棱长为b的较大正方体能顺利地从这个洞里通过?”
  供有兴趣的08家长朋友们和你的孩子一起思考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