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
(2016-09-23 12:49:40)
标签:
出国别离再见希望 |
分类: 琴瑟难合 |
多年夙愿终于实现,我终于出关了。就和当时终于抵达上海一样,充满着希望。彼时觉得城市能改变一个人,此时仍然这么觉得,但是城市在繁华,与你何干?
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与突破啊,少年!
只是短短三个月,却有一种淡淡的离别的感觉,吃了一圈散伙饭,好像这就代表永久离开。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的确愿意不作任何告别,直接离开,可是我记不满意现在,也不敢奢望其他。
筹备行程过程和国内走个一个星期一样漫不经心。群众苦口婆心建议的馒头、榨菜、老干妈一样都没有带,我和丁总莫名其妙的带了点点心。此时此刻,我依然坚信我靠吐司也能活命。
最后一天母亲还跑过来给我送点心,在我拥挤的宿舍上了个厕所,并讥笑道:“你还真能找到地方落脚!同时觉得我的稳定的人际关系都是靠刻薄来维持的。可能相爱想杀才是我的归宿。难怪我会喜欢《七月与安生》,可能正是在高中大学期间读了太多这样的书才造就了我今日的境况吧。
离开宿舍的时候,把宿舍打扫干净,其实宿舍里没有我这个最大的垃圾以后本身就变干净了。突然思考,三个月没有人住,我还打扫个什么劲啊。
据说爆炸事故过后,人被炸的血肉模糊,收拾残局的领导在一堆烂肉里面发现了器重的下属的员工卡,该领导把脸扒拉出来,看了看,果然是,浑身是血的他在电话里说,某某在我身边,血肉模糊。
吃饭的时候,旁边一桌的姑娘在绘声绘色地谈论哪个装置围栏上挂了一只大腿。这里果然把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姑娘们你们也太不讲究了吧。
我却想起了七年前的春天,我们在病房外面透过玻璃看着心电图缓缓归于平静,每一下可能的跳动都在我心里一阵。
无力回天。
以前喜欢用逝者已矣,生者长存。但现在只有一声叹息。世界这么忙,没有人会真的在乎生命的流逝。不如强人欢笑继续活在当下。
这么多年,没完没了的人夸我年轻,我都当成胡话,临近三十,才发现说你年轻其实是说时间没有在你身上留下应有的成熟和气度。就像豆瓣上说的那样:一切说你像个学生的说词,不过是在嘲笑你的土气
这次离别总会让我想起十年前初到武汉,三年前初到上海,每次都是信心满满。而其实每年在烟台相聚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希望我回来的时候大王姐、席小姐和远在北京的刘小姐能找到人生归宿,两位刘先生也能各得所愿。要结婚的亲们新婚快乐,鄙人无缘一揽胜况。
突然觉得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以美好的祝愿为旗号给别人加这么多KPI是一种无耻的行为。
无论记得我与否,请一定过得开心。
出关之后我居然在机场办公了一上午,我也被我的敬业精神给打动了。
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坚持的是什么,尽职尽责又一无所获,只能说明努力的方向不对。
对我而言,这三个月充满着挑战,机关算尽估计回来还是继续全能打杂,更何况我心机全无。说不定回来连杂都没得打。而我仍然希望能看看这个世界,即使绕世界一周,我还是原来那个我,要回烟台继续过清贫的生活。
写着写着怎么这么伤感,我只是要第一次离开这片故土了。希望很快,我就会熟悉这种离开,它总该比这些年的生离死别要容易得多。
我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能不一样。
再看你一眼,从南到北。
我一塌糊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