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四、一八,输赢之间

(2012-03-07 11:35:35)
标签:

校园

大一

研二

24

18

分类: 琴瑟难合
二四、一八,输赢之间
雷锋日当晚,被沈帅拉过去给大一的孩子们讲武汉旅游概况,结果最后回答了很多双学位、就业、考研的问题。发现孩子们还真是怀揣梦想来到这里的,我果然是一个看问题容易消极,容易偏激的人,不仅自己的观点鲜明地带有阴暗色彩,还给了这些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孩子们一点点打击。整个大学就是一个梦想破灭的过程,或者说梦想修正的过程。
去的路上沈帅和我说:“如果当初有人和我稍微指导一下我的话,我也不会混得像现在这么惨了。”可是即便我说了,也没人会真的相信吧。我所说的仅代表我的生活经历所得,并不适用于其他人。就像那天我们三个在楼下冒着生命危险告诉高分师弟,选择导师其实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态度。但高分师弟大概觉得我们是三个混日子混得快要混不下去的师兄师姐,研究生弥留之际的碎碎念吧,或者他坚信他会比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师兄师姐过得好的很多吧。最后留了一句:“虽然事情是这个样子,但是我还是要自己经历才能明白一切。”方粥子气最后给这个高分师弟扣了一个冥顽不灵的帽子。
二四、一八,输赢之间
如今的大一新生,能在南湖完成一切事情,不必像我们当初一样,奔波在各个校区之间。
大一的孩子们对就业问题特别关注,就把我们班为数不多的人都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简单地说了一下。回来的路上,就和沈帅交流了一下同学们都在干什么。试点班就是试点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读研。有很多人本科的时候嫌弃去搅拌站,工地条件不好,薪资待遇低,可如今硕士毕业,能找到如此的工作变算万幸了。
而我一个一个罗列了一下同学的去向,读研的都一样苦逼,研究条件好的人抱怨发文章压力大;抱着混日子心态被读研的人抱怨生活里的各种无趣,在等待毕业的曙光;在国外的发现要继续待下去真的好难;最早毕业的一批工程硕士今年终于要拿到学位证,再次抱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下一个轮回。
有个武汉姑娘用广东人一样的普通话说了一大堆自己想学德语,我直接问了一句:“你想去德国留学,是吧?”那姑娘终于放下了扭扭捏捏,说:“是的。”她还说了一大堆遇到的种种困难,我说让她想去留学就现在开始准备,留学离大家并不远,几乎每一届高分子都会有人选择在毕业之后出国读研,你看到的只是结果,却忽略了别人努力的过程。

有人问我们毕业之后会不会去科研机构工作,我说那需要博士学位。工作的感觉工作条件也都很艰苦,工科的工是工业的工,工厂的工,工人的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只能落到工人的工上了。公公、老大四川的工作性质差不多,都是转到无机非上了吧,经常出差,要不就是去工地搞检测之类的;丽君大概是在做质量检测,供应商产品不合格的时候跑去和他们扯皮;Rolly被企业选中做管理,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还行吧。周舟刚从平安保险辞职,原因未知;娟去深圳比亚迪,那个号称要在理工招一千人的企业,待了一年,发了一篇日志把比亚迪的各种各样数落一遍,回武汉了;雷导应该还在比亚迪吧,最近还去沈阳出了趟差;莹还在东西湖当自己的会计,和瑞恩爱着呢;孙总在家里代理三棵树油漆。我说孙总在卖油漆的时候,全场的人都噗嗤地一声,都笑了。可能他们觉得十二载寒窗苦读应该会把自己引领到一个很高的生活层次吧。

毕业五年之内,大家过得都不怎么样,甚至同样苦逼,但五年之后大家之间马上就会拉开差距。
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十八岁刚来这里的时候,看着漫天尘土的南湖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如今从南湖搬到升升,再从升升迁到东院,二十四岁的我还是不知道。支支吾吾半天也就是些模糊的概念,什么起码要过温饱线吧。沈帅说:“有目标的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直接开始努力了。”而更多和我一样没打算的人毕业的时候匆匆地决定考研,或者随便找了份工作。
一旦找准了目标,一切便水到渠成了。圆圆姐过去两年虽然经历了考研失利,拒绝调剂,两次工作变动,但是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切便无所畏惧。当意大利心情沮丧之时,我问她想做什么。她东拉西扯说了半天,来了一句:“也只能做记者了。”
二四、一八,输赢之间
导师制和双学位其实差不多,都是一种打发课外时间的一种方式。导师制需要机缘巧合,给力的老板,比较好的课题,负责的师兄,才能给你两篇文章,让你C类保研。但95%的人都在这条大道上落荒而逃了,原因很多。双学位需要兴趣或者极大的忍耐,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很多双学位同学都用双学位找的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像我和壮杰一样,没什么太大的勇气去放弃。

想想我大一的时候,虽然日志里都渗着一股淡淡的忧郁,想大施拳脚却无计可施,在兴奋感和失落感的胶着中灼烧着,精神亢奋却精疲力竭,觉得一切都一筹莫展。但其实每天过得没心没肺的,觉得世界上最美丽的事情就是美美地睡上一下午,从十二点上床,一直睡到下午五点吃晚饭;或者周末早晨宿舍人一起,看没人起床便继续睡过去,一直睡到十一点去吃午饭。可好景不长,现如今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奢望。本科生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惜那种自由自在再也不存在了。
读书读多了,物价的疯涨远远高于工资的涨幅,而欲望的膨胀也远远超过了个人能力的提升。

24岁的我和18岁的他们共同迎接毫无二致的明天,他们赢得整个明天,一切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而我输得只剩明天了,那就相信明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月一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