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郭敬明了!

标签:
郭敬明武汉幻城爵迹青春流逝告别 |
分类: 没心没肺,死去活来 |
如题,在我狂热基本褪去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郭敬明。感谢意大利的那个至关重要的电话。这个圣诞节对我意义非凡。
高一那年,刚开学,张少晨拿给我一本《幻城》,后来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高二那年我们就开始看《梦里花落知多少》了,高三那年是《1999-2005夏至未至》。我不想说当时我有多么喜欢郭敬明,只是他的那种痛彻心扉真的深远的影响我们,总是有n本小说在班里传来传去,很多书到了我手里都已经残破不堪。高中时代可能是我阅读量最大的时期吧。
《幻城》怎么说呢,第一次知道原来小说可以如此,郭敬明今天晚上说些很没油盐的话,但是他说他们很幸运,那个时候新概念刚出来,他们备受关注。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
郭敬明今天讲讲话的内容,和《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里面的故事一样,不断地重复一个情节,只是换了时间地点和人物。郭敬明老生常谈了写人尽皆知的问题,甚至又回到了《幻城》上面,虽然题目叫从《幻城》到《爵迹》,但大家更期待的是一些比较深刻的话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生活也像《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一样,时间地点不断转换,不断地在重复雷同的故事,用典型的郭敬明体应该这样说:我们如此如痴如醉的沉湎在无尽的悲伤中,望不到尽头。
郭敬明的小说世界总是用华丽语言修饰的腐朽坟墓,一出一出惨剧撕心裂肺。更有人戏称其为“四娘”,四娘最经典的动作时汶川地震时的“哭得肺痛”。但是无论如何,郭敬明在纯真的日子里,还是带给我以及我们一切美丽的故事。
《幻城》是一部无法超越的高峰,因为那个时候的四娘还还是小四,那个时候小四的世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他甚至刚到上海,还没有浑身上下被名牌包裹,一切都像香樟树的香气一样单纯而美好,用本国的小资小清新的话说就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武汉时光后援团,很热情,一堆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有更甚者穿了校服,一看就是刚下课跑过去的。不知道他们最喜欢郭敬明的哪部作品,不知道没有了《幻城》的清新脱俗,现在的郭敬明在其主要阅读群体中树立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中间有个作品朗诵环节,观众可以朗诵一段自己的作品,让郭敬明点评,朗诵的内容都很一般,郭敬明也说就不分段落什么也看不出来,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个上去的女孩子,一上去浑身战栗,双手发抖,接过话筒,说了句:谢谢。然后就跑下去了。
后来还有问答环节,好多粉丝一接过话筒就哭了,那是一种喜悦的泪水,那是一种激动地泪水。还有人大喊一句:我就是去你家扫厕所我也愿意!有个男生用一大堆复杂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简单问题:究竟是什么生活经历让你产生了如此的创作动机?那个男生用左手右手一大堆修饰词形容了一大堆,把郭敬明都给转晕了,并且说着说着感觉声音都哽咽了,双眼彤红。郭敬明说的很乱,大只是说从四川的小城到上海,对自己的冲击。
前两天还在看小时代2.0,据说原计划要出到5.0的小时代到了3.0郭敬明就觉得无话可说,决定停止。《爵迹》我确实是今天晚上才听说的。2.0之前的每本书我都看过。最小说从未看过,不知道我还能看小四的书看多久。
没有油烟的长江大讲坛结束了,幸运观众抽奖有没有抽到我和杜会。元旦晚会的210无法中奖,现在的479也完全没戏,总而言之,我和抽奖没有任何关系。
郭敬明走了,我突然觉得很激动,啊,这就是当年我的偶像郭敬明啊,他就那么一溜烟的走了,就和我仰慕他的青葱岁月一样,就和我曾经拥有的英雄的梦想一样,一溜烟地飞逝了。我再也不可能在某堂物理课或者语文课上看青春小说了,我可能再也不会被大学封在高三八班的那个拥挤的教室里,拥挤的教室里大家从身到心都很近,再也不会下课到阳台上看着忽如一切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象雪景了。我搭乘着成长的列车,一去不回。如果可以,我多么想回到过去看看,哪怕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今天看了郭敬明之后,我的梦想是明年见上韩寒一面,后年周杰伦来武汉开演唱会,我一定去。至此,我的青春就谢幕了,想选择一场人声鼎沸的周董的演唱会来告别青春。
前一篇:2010年武汉第一场雪
后一篇:风雪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