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无乐不作,梦的天行者

标签:
海角七号音乐青春爱情彩虹无乐不作娱乐 |
分类: 好片推荐,品质保证 |
片名:《海角七号》
英文片名:Cape No.7
导演/编剧:魏德圣
主演:范逸臣 饰 Aga 田中千绘 饰 Tomoko 中孝介 饰 Teacher 民雄 饰 Rauma 马念先 饰 Malasun 梁文音 林晓培
摄影:秦鼎昌
制作人:林添贵 黄志明 魏德圣
片长:133分钟
台湾上映日期:2008.08.22
制作公司:果子电影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迪斯尼发行
网址:http://blog.pixnet.net/cape7
看了南周对海角七号的大肆讨论,才下载看电影。其实自己一直对这个特别的爱情片很感兴趣。七封情书穿插在故事中,让我想起了神话的叙事方式,感觉不能说的秘密也悄然使用这种神奇的手法。
很美很安静很悲伤的爱情。长久的思念,七天的思念不是一个锦盒能装住的。年龄不是距离,却被民族仇恨撕扯着,中日交流自古以来频繁,为什么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影片中大部分人都会日语,让我觉得似乎台湾人都会日语。
电影里感触最深的两句台词:
友子:我一个女孩子,离家这么远,工作又这么辛苦,为什么你要欺负我?
阿嘉:可是我又过了十五年,还是一样的失败。可是我不差啊!
两句话打动了对方脆弱的心。或许是相似,有种感同身受,感觉像友子一样远离家乡,被生活压迫,又感觉如阿嘉一样抑郁不得志,自暴自弃。特别是那句还是一样的失败,感觉有些东西开始破碎,却只能任其自流。最后一曲《无乐不作》解决了一切问题,中孝介关于彩虹的解释也给女主角一个美丽的希望,人们一直向往美的东西,这是我提过多次的,哪怕多么俗套的比喻,多么滥情的台词,因为人们始终向往着美丽,所以依旧被打动。
中孝介的歌声真是非常动听,岛歌就是不一样,可惜中国人不会利用民族唱法创造流行,电影中的乐团“马拉桑”最后唱的那首野玫瑰给我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民族音乐完全有崛起的可能,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为什么要被外国牵着鼻子走呢?
谈电影吧,每个人都可以用郁闷来形容,都在恒春那个小镇上一天又一天的生活,阿嘉从台北的乐队回家做一名邮递员,每天都偷懒,私拆信件,水蚌对三个孩子的母亲情动不已,并不计较一只母青蛙背上的两只公青蛙,霹雳小组在寻找塞拉公主,美丽的塞拉公主,大大在单亲家庭里孤独成长,从最后野玫瑰的排曲上,每个人的不甘充分表现了出来,不甘继续平凡,一辈子即使在抑郁的背景下浸润,要不能缺失爆发的勇气。
马拉桑或许是影片的动力人物,从马拉桑卖出六十瓶马拉桑开始,所有都开始找到那些缺失的勇气,一种平凡中梦想的寄托,他们都不差,但是他们都不如意,马拉桑用积极来面对一切,他的生活里天天都能看到彩虹,下雨或许是抑郁的,但是彩虹是美丽的,彩虹会出现的。
“留下来,或者跟我走。”
“这是孔雀之石,代表爱情。”
镜头转向友子:友子带上代表爱情的孔雀之石。
友子和阿嘉在一起,没有重演老师和友子的悲剧,如果老师冲动一点带友子走,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他们的跨世界之恋缺的只是那句“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想起SHE的《女朋友》里一首《再勇敢一点点》。柔和的生活缓缓的阅读着七封情书,对民族仇恨的不甘,对友子的不舍,相爱多年,还像热恋一样,有人说爱情会趋于平淡,但能恪守热恋,其洋溢着爱情的七封情书,听起来暖洋洋的七首悲歌。很多年前的恒春,老师决定用离开给两个人重新开始的机会,很多年后的恒春,一群人和生活讨价还价,争夺着自己的爱情,最后的爱情。
电影最后,失聪的友子打开锦盒,我们却没有看到那种被泪水填满的婆娑的脸,友子到最后对所有人都是一个迷,或许是这样的人太多了,仅以此做一个小小的致敬?年轻的友子在船离开的时候找到了压低帽檐的老师,挥手只是无力的挣扎,思念是一条穿越海洋的线,谁都不敢抛弃,那是他们爱情最后的一道防线,或者说的惨一点,那是他们相爱的唯一方式了。
恒春的还很美,却留不住年轻人,我想补充一句,烟台的海也很美,我会回去的。
不知道怎么定义海角七号,音乐,爱情,青春?
希望所有人都能来一首无乐不作,做一条吞大象的蛇,虽然是一只小小的蛇,还是可以做梦的天行者。不知道这句话是对别人说的还是自言自语。
前一篇:【影片推荐】天使爱美丽
后一篇:光棍节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