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校园生活 |
分类: 与尘狂舞,随风而散 |
[9.3——9.9]先是迎新,两天我没怎么睡觉赶出来九篇稿,基本都上了,再加上材通社同仁们的努力,今年材料学院迎新稿件终于突破去年,也算我负责的第一次新闻采写基本成功,但是我的错误太多了。甘辅导员接手07级新生,为其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号,被我写成为其一生画上圆满句号。领导的名字再次被我写错,还好是院网,可以及时更正。校青协狂开了两次会,校青协那篇总稿居然上经纬了。
然后在大批斗的慌乱背景下,我匆忙地接任了社长,为了接任社长,我把心爱的头发剪短了。把骨干成员召集起来,指导老师开了几次无聊的会后,我反映过来我是社长了,开始计划招新。
[9.10——9.16]换届那个周,校报那边在筹划招新,我因为换届的原因那个周校报狂开了两次会我均缺席,校报那边有有人以我为引言,说现在人心不齐等等乱七八糟的话语,小人就是小人,再说开会我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等没人去的时候,才能想起我们这种充数人的伟大与可爱?可能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等消失了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吧。
伟大的策划家门狂开会商讨招新策略,我们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好,招新的理由很简单:理工和学工这个周招新。就像青协慌乱招新的原因一样:我们一定要赶在学生会前面!
没有准备的招新是盲目的,校报作为一个校党委直属单位对自己的品牌不自信,人员安排不当,每天都安排人了,可每天总是那么几个人,招新准备工作不完善,要剪刀没剪刀,要胶带没胶带,捉襟见肘。
不过最终经历重重困难,和富有的理工和学工一比较,我们校报就像解放前的中国,我们党终于“引导”我们“顺利”、“胜利”地完成了招新,我们都拼了老命了,有的人只是晃一晃。
校报招新我很感动,那么多人都要考二级,但他们还是坚守在校报招新点上,大三马上就要退团的人还翘课来充当主力,我们06级真的不行吗?人,那么多人都到哪里去了?我的通联部由于无福利,工作又辛苦,就剩我一个部长了。我要赶快招打一的近来!“有时候学生社团就是靠那么几个人撑起来的。”团长一如既往语调中透出无限的悲凉和旺盛的希望。他们举年也遭逢“巨变”了吧?
校报招新和理工、学工成三足鼎立之势,让我觉得校报没有衰落。
ps:院青协招新,院会和院心协同时在第二天招新。

我把材通社招新策划搞出来了,还算令我满意,就是各部部长,由于交流太少,似乎对我还不是很信任,我会慢慢解决的。
校报在走下坡路,导致和我们关系良好的经纬网对我们失去信任,认为我们不能提供优质的稿源,自己另招记者团。在校报招新面试前一天晚上,校报三位老师把我们召集起来——校报终于吹响改革的号角。
当晚和某人吵起来了,我实在是无法忍受某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就不理解,除了指手画脚推卸责任什么都不会!
要是校报改革不能令其恢复生机,重新夺回校园媒体先锋的地位,我差不多,该退了吧。
校报丧失活性的原因在于无福利,上稿难,机构太大,不利于组织。这次量化考核也不是很公正,且看事态发展。事情总是那么几个人在做,没有调动起其余人的积极性,而材通社就相对好一点了。
还有,班委换届,杨公公背着“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优点”的骂名光荣退役,其实杨公公做了很多,因为公正得罪了小人,小人利用舆论,再加上杨公公永远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太过自我自我为中心,说话不积口德,最后弄得名声很差。老斌当选新一任生活委员,成为我们寝室唯一的班委。为了让我们寝室有个班委,及时了解班级动向,我前一天网上教育了老斌和胸一晚上,我们分析了很多,结果他来就像附不起的阿斗和附不上墙的烂泥一样没有觉悟,第二天老斌表现很好,胸那个阿斗竟然竞选文体委员和心理委员两个闲职,还拜北了,晚上回去自己还郁闷了半天。
说实话,我对新一届班委没信心。
这个月除了迎新没写什么稿子。
排除万难,我接着学日语了,我一定要学日语。我要有自己的选择,不能像计算机一样盲目跟风,坚持下去,为了最终的目的,会舍弃一切,我能做到吗?
考二级笔试时我由于昨晚睡不着,导致今天上午除了想睡觉以外什么也想不出来。考试我对题目没有思考太多,而是交卷时我犹豫了,要不要提前交卷呢?我真的想这次一次过关,我应该检查,把握每分每秒,以免出去以后后悔,可是另一方面由于会的不多,又觉得再耗下去没什么意义,迫切想回到宿舍睡觉。无休止的矛盾,让我本来就乱成一堆酱的大脑彻底丧失思考能力,只觉得考场压抑,我要逃脱,我要走,我要回去睡觉。
对于睡觉的莫大的渴望,支持着我做出最后的决定。
十一想打个小工挣点钱。
今天这篇日志乱其八糟讲了一大堆,发现自己丧失文学细胞了。下次搞点纯文艺的。
前一篇:大二了
后一篇:转载:80后掌握娱乐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