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可以指望and还有什么可指望
(2017-01-28 15:29:13)
标签:
特德·姜科幻宿命论自由意志思考 |
分类: 思想笔记随笔系列 |
随笔
什么都是可以指望的
作者:钱旭君
最喜欢他的《领悟》,吕克·贝松导演的《超体》改编自这篇小说。不过我觉得特的小说比电影好的多。《领悟》这篇小说层次感的丰富和思维上的井然有序和神奇的跳跃,是电影在目前无法展示的,即使是吕克贝松这样的大导演也无能为力。(只能通过吕克习惯的音乐做一些小说情节的铺垫,但是效果远远达不到小说所要反应的那种思维上的神秘感)
楼上有朋友说特有浓郁的宗教情结,我的感觉是他有浓郁的人道主义情结。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宗教,最终是因为人道主义创造了神的光环。我们往往专注于“神”的奇迹,却忘记了奇迹是人创造的,神只是一种人性的希望存在。这也是大多数人错误的理解宗教的内涵,当然,把神当成宗教的主题,会更容易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捷径。
宿命论还是自由意志,这个话题,我感觉是特的作品中一对最明显的矛盾,他即是宿命论的积极信奉者,也是强悍的自由意志倡导者。可能这对矛盾是所有具备独立思考的终极命题,即使哲学家和圣人也摆脱不了这种思维上的模糊性。这大致可以从人性的局限性和地球动物的生存本质上去理解。能摆脱人性中复杂的动物性的人没有,能具备人特有的思维上的纯智性人也没有进化成形。一切皆有可能,也就是“还有什么可指望“的两个思维空间的相通表现。——“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信念,相信谎言是避免陷入清醒的昏迷的唯一方法。现在,文明的基础在于自我欺骗——或许它一直就是这样。”大白说就是坏事往往也是好事。虽然这句话看着过度乐观,但是我相信思维上的空间逆转,即逆向思维,往往可以通向另一个宇宙。为什么,这不是世界的本质呢!
楼上有朋友说特有浓郁的宗教情结,我的感觉是他有浓郁的人道主义情结。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宗教,最终是因为人道主义创造了神的光环。我们往往专注于“神”的奇迹,却忘记了奇迹是人创造的,神只是一种人性的希望存在。这也是大多数人错误的理解宗教的内涵,当然,把神当成宗教的主题,会更容易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捷径。
宿命论还是自由意志,这个话题,我感觉是特的作品中一对最明显的矛盾,他即是宿命论的积极信奉者,也是强悍的自由意志倡导者。可能这对矛盾是所有具备独立思考的终极命题,即使哲学家和圣人也摆脱不了这种思维上的模糊性。这大致可以从人性的局限性和地球动物的生存本质上去理解。能摆脱人性中复杂的动物性的人没有,能具备人特有的思维上的纯智性人也没有进化成形。一切皆有可能,也就是“还有什么可指望“的两个思维空间的相通表现。——“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信念,相信谎言是避免陷入清醒的昏迷的唯一方法。现在,文明的基础在于自我欺骗——或许它一直就是这样。”大白说就是坏事往往也是好事。虽然这句话看着过度乐观,但是我相信思维上的空间逆转,即逆向思维,往往可以通向另一个宇宙。为什么,这不是世界的本质呢!
作品欣赏
特德·姜 短篇小说:《还有什么可指望,这真是一个难题...》
翻译:宇蠢
这是一个警告。请仔细阅读。
现在你可能已经看到预测器了,当你阅读本文时这东西已经售出了上百万个。如果你还没见过这种东西,它其实就是一个小装置,有点像汽车的遥控钥匙。上面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绿色的
LED 灯。按下按钮,灯光闪烁。特别的是,灯光会在你按下按钮前一秒钟闪烁。
大多数人表示,当他们第一次尝试这东西,就像是在玩一种奇怪的游戏,其规则就是在看到灯闪之后按下按钮——很容易的游戏。但是如果你想打破规则,你就会发现你根本做不到。如果你想在看到闪光前就按下按钮,灯会立刻闪现,并且不管你动作多快,你都不可能在闪光后的一秒内按到按钮。而如果你等着闪光,想等到闪光之后不去碰按钮,那光就永远也不会闪现。不管你怎么做,闪光总会在按下按钮前出现。绝无任何例外。
预测器的核心是一个负向时间延迟器——它会把信号传送到过去。等负向延时技术突破秒级达到更高程度的时候,该技术的重大影响将会变得很明显。但这并非本警告的重点。当前最直接的问题是,预测器向人们展示了:所谓自由意志这样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实际上一直以来就有类似的理论,有基于物理学的,也有基于纯粹逻辑的,而大多数人也都承认这些论点无可辩驳,但从来没有人真正接受这样的理论。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这一感觉本身就能强有力地把这些论证通通推翻。这一理论的证明需要的是切实的演示,而预测器带来的正是这个。
通常,一个人会花好几天时间完全沉迷于预测器,向朋友们展示,尝试各种计划以胜过这设备。慢慢地这人就会对预测器失去兴趣,但没人能忘记这东西表现出来的意义——几个星期后,未来之不可变更这一沉重的事实将慢慢潜入心底。一些人,明白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并不重要,因此而拒绝再做任何抉择。像巴特斯克里文纳斯军团一样,他们不再从事任何自发的行动。最终,三分之一玩过预测器的人必须住院,因为他们不愿意再喂食自己。直到最终演变为运动不能性缄默症,就像是一种清醒的昏迷。
他们的眼睛会跟着眼前的景物移动,偶尔变换个姿势,但仅此而已。移动的能力依然存在,但动力已经消失。
在人们接触到预测器以前,运动不能性缄默症非常罕见,它是前扣带脑区域损坏的结果。而现在它就像一种认知功能瘟疫一样在蔓延。人们过去就推测存在着某种特定想法能摧毁人的思考能力,例如某种难以言说的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故事,或是能让人类的逻辑系统毁于一旦的哥德尔式语句。而到头来原来给人致命打击的这种想法我们都遇到过,即:自由意志并不存在。但除非你相信它,否则这个念头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伤害。
医生们试着在病人还未完全丧失交谈动力的时候与他们争论:在这之前,我们一直都快乐而积极地生活着——他们如此据理力争——那时候我们也同样没有自由意志可言,而现在又能有任何不同吗?“一个月前的你做任何事都并不比现在的你更自由,”医生会这样说,“你仍然可以继续如此行动。”而病人却总是回答:“可是现在我知道了。”并且其中一些人从此再也不说一句话了。
有些人认为,事实上,预测器会导致行为改变这一点本身就证明了我们是有自由意志的。一个机器人不可能被打击而丧失动力,只有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才会。一些人陷入了运动不能性缄默症而另一些人却没有,这正凸显了主动行事的重要性。
但不幸的是,这样的理由也是错的,因为各种行为都与宿命论相符。一个动力系统可能在某处开始保持稳定,也可能永远展现出混沌的变化,但两者都是完全确定的。
我是从一年后的未来向你传送此条警告的——这是用微秒级负向延时器组建的高级通信器所发送的第一条消息。
其他消息将会紧随其后,指出其他问题。我想传达的信息是这样的:假装你有自由意志。假装你的决定能对未来有重要影响,哪怕你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信念,相信谎言是避免陷入清醒的昏迷的唯一方法。现在,文明的基础在于自我欺骗——或许它一直就是这样。
然而我知道,因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像,谁终将陷入运动不能性缄默症而谁又不会,这也都是注定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一点——你无法选择预测器对你产生的影响。你们中有些人终会屈服,有些人则不会,我的警告对此毫无影响。那我何苦还发送此警告?
因为我别无选择。
前一篇:关于人类感情的一点思考
后一篇: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