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孤僻的人,少年时期我就把自己的日记当成了知心朋友,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需要日记本来倾诉。我一直没有找到那个可以代替日记本的人。
不理解什么是爱和共通,是苦难的共融,还是自己的苛求?我的灵魂需要有一份可以彻底安放的位置,可能它根本不是一个人或一件事。这可能也是我始终离不开文学的原因。一个人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喋喋不休。只是如今这样可以让我尽心抒发情感的环境越来越稀缺。
下午,我想出去走走,所以叫上儿子一起去,儿子并不情愿。他更钟情他的电脑游戏和自己的小伙伴。当他不情愿的跟着我走出家门后,我想也不想就自行骑着电动车先走了。
我想,可能他和他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也不是我们的世界,那就让我继续独自面对自己的孤独吧。我无法让任何一个人完全理解我和我的世界,包括我的孩子,我爱的人。
然后,在骑上电动车后的短小旅程上,我家那条忠心耿耿的,天生有依赖强迫症的狗狗小黑一直跟着我。这条狗最近身体不好,我尽量放慢车速和它一起游荡在故乡的版图。它跑上几十米就会拉在我后面,气喘吁吁。我心疼它,就停下来等它。它一看到我在前面等它,就加速追上我。如此反复,就如艰难的人间真情,互相扶持,心里却充满同情和悲凉。
总有些晒着太阳的老人,身边蹲着一条狗,当儿女不孝顺或独自怀念往昔的时候,老人用那嶙峋的手指敲打着手中的拐杖,嘴里念叨着,人不如狗啊……这样的场景儿时看到过数次,地点往往在我孩童时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晒谷场上。
我不想就此事发什么牢骚,一如我还是孩童时期的懵懂。我无力去揣测人性的险恶,因为累。也不想因此就断定狗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等云云陈词滥调。人,在我的观念中,最终是活于一个信念,立于一种独立的孤寂。
大千世界,无数种物与物的依赖,终归是一场浮云。只是内心周而复始的塌陷和升起,确是事实。心常怀苦,即知慈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