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阳日报》随笔专栏文章《火把节》

(2012-05-22 16:41:55)
标签:

专栏《富阳

日报》随笔

钱旭君

云南

文化

分类: 云南系列随笔.笔记
《富阳日报》随笔专栏文章《火把节》

火把节

    ■【人在云南(5)】 钱旭君专栏

    

    “火把节”来临之时,我来到位于红河州州府的州府广场,看见广场上人山人海,许许多多从彝族村寨赶来的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欢喜喜地聚集到开阔的广场。棕榈树下人影攒动,有些彝族少女头戴如绍兴乌篷船似的黑色帽子,帽子上两条彩带垂在耳际,一脸娇羞地看着广场中央彝族的壮汉们摔跤。忽然,我被远处的充满野性的起哄声吸引,跑近一看,原来是在斗牛。

    彝族的“斗牛”与西班牙“斗牛”有区别,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西班牙斗牛是人跟牛斗,而彝族斗牛是牛跟牛斗。彝族壮汉牵着村寨里挑选出来的最壮实的公黄牛,赶到特定的位置和另一个村寨被选出来的“斗牛”一起比高低。

    在彝族斗牛活动中,他们有自己的规矩,比如:斗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顶伤或死亡,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但如果斗牛一方的牛主人不在场或者斗牛场环境很恶劣就擅自进行斗牛,导致主人不在场的牛伤亡的话,将不承认此次“斗牛”的成立,并视其情况要给不在一方的斗牛主人给予赔偿。

    等我钻进人群中时,斗牛刚刚开始。只见一位威严的彝族首领宣布斗牛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青年男女在场边弹起大三弦月琴,跳起欢乐的舞蹈。热浪中,只见一位黑脸壮汉用披毡将斗牛的头蒙住,并悄悄将小母牛拉出场外隐蔽起来,待揭开披毡,两条公牛同时发现小母牛不见了时,凶猛的公牛扬蹄翘尾巴,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猛烈地将角戳向另一头斗牛。顿时,四周鼓声大作,喊声四起。旁边有位说汉语的男人搓着手,不停地喊:“快,快,顶过去!”这样的气氛中,任何人都会被感染,不过这样血腥的场面确实也有点吓人。左边那头占优势的黄牛红了眼,不顾一切地冲向右边较为矮小的斗牛。而矮小的斗牛也不甘示弱,开始展示平时主人训练它的绝技,看着对面的大家伙冲过来它一个右闪,然后看见对方打了一个趔趄,马上扑上去一撞。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刚刚那头不可一世的斗牛竟然被撞到在地。接下来到了后来者居上的时刻了,矮小的黄牛把体型较大的公牛斗得招架不住了。

    四周再次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是矮小公牛的“亲友团”。矮小公牛似乎也受到了鼓舞似的,越来越有斗志,一扫之前失败者的模样,左撞一下,右顶一下,一个猛扑……渐渐地,那头高大的黄牛开始显得体力不支,在斗场中央开始打转。它一边的主人气愤地骂着,狠狠地咬了一口手里的甘蔗,目不转睛地瞪着自己的“宝贝”,希望它能振作起来。这样白热化的场面又过了几分钟,看来大势已去,那头高大的斗牛终于败下场来,夺命逃向空旷的广场西面。

    这时,胜利者的主人满脸兴奋地进入斗场,不断地吼叫示威,将胜利的公牛牵至领奖台,为牛戴上准备好的彩带,接受观众的注目礼。那洋洋自得的样儿,仿佛凯旋归来的将军。 

    后来我听当地的朋友说,斗牛时,如果牛犊无法刺激斗牛的怒火,还有一个绝招,牛主人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为“爱情”争风吃醋起来。这种充满野性的活动真让我这个外乡人大开眼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