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兴阁寺

(2011-11-26 08:45:50)
标签:

真兴阁寺

苏轼

钱旭君

诗歌

无限风光在险峰

文化

分类: 云南系列随笔.笔记

    真兴阁寺

    苏轼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百度百科:这篇五言古诗作于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这一年作者以直言极谏策问列入三等,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进入仕途。诗作于凤翔,为《凤翔八观》中的一篇。真兴寺阁在凤翔城中,高十余丈,宋初节度使王彦超建(据《凤翔志》)。

 

   

注:攀飞星:李白登楼有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南山赪:赪,红色,这里指红色的山。

 

诗的最后,作者以“古人虽暴恣”等六句,写诗人的所感。作者认为有些古人(包括诗里的王中令),其人虽说恣睢暴戾不足称道,但他们所作之事,也使世人为之惊奇。即以此阁而论,登者尚且感到惊讶吁喘,不知道建阁之人,具有何种胆量,能泰然胜任。结尾“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强语气说:君如不信,何不观看此阁,则知王中令,亦为勇猛英杰之辈,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来看待他的。

  全诗饶有俊爽高迈之气,写阁写人,都用主动形象的词采。作此诗时,作者年方二十六岁,豪迈英爽,正是壮年作品的特征。陈衍评此诗说:“此坡公五古之以健胜者。”(《宋诗精华录》)评价很中肯。

 

真兴阁寺

雁荡上中雁封顶的对子中的一句:乱语恐惊天上人。峰峦,云海,冷风,无限风光在险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距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