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上的蓖麻
(2011-05-12 22:40:03)
标签:
钱旭君散文感受蓖麻文化 |
分类: 云南系列随笔.笔记 |
小区的西面,是一片被政府规划的空地,曾经在某年某月被挖土机光顾的荒地上堆起了一个个小山包似的土堆。天长月久,荒地开始长草,小山包也开始长出点点新绿。二三月间,晚饭后到这一带散步,无意中发现这一个个形似山包的土堆上竟然零星长着蓖麻苗。现在过去了二月有余,这片荒地已经成为了蓖麻的海洋,晚风一吹,大老远就能听见蓖麻叶子互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当我路过此地,就会奇怪这些蓖麻种子是从何处而来的,为何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这般茂盛。小时候,在家乡也常常见到斜坡山地,宅旁或路旁隙地有蓖麻散落。蓖麻原产自非洲,后经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唐本草》上就有关于蓖麻栽培和利用的记载,算来蓖麻在中国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蓖麻虽不能食用,却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蓖麻籽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而如今蓖麻在医药上主要用于制造泻药。蓖麻籽成熟后含有毒的蓖麻碱,而一种叫做红蓖麻的却全株皆有毒,形似巴豆的种子毒性就更大,成人若误食红蓖麻种子二十粒即可中毒死亡。大概由于这种原因,牛羊家畜都不愿意吃路边的蓖麻叶子,即使野生的食草动物也对蓖麻避而远之,荒地上海洋般的蓖麻林只有一些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偶尔驻足在蓖麻叶上。但是蓖麻的经济价值很高,由含油量很高的蓖麻籽中提炼的蓖麻油经浓硫酸处理后得到表面活性很好的硫酸酯(俗称土耳其红油),蓖麻油脱水则可得到具有共轭双键的干性油脂,以不同的氢化条件处理蓖麻油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因此蓖麻油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及轻工等各种工业部门。由于蓖麻油最接近纯化合物单酸甘三酯,(在常见油脂中只有橄榄油红花油和桐油有此特点)进入20世纪后,蓖麻为近代工业的需要提供了大量高级的润滑油,油粕又可作肥料、饲料以及活性炭和胶卷的原料。
在蒙自这片常年平均温度不低于5度的土地上,不耐霜冻的蓖麻乐得在此安家落户,只是不知荒地上那片方圆几里的蓖麻林是怎么不请自来的。为此,下班后,我特意到蓖麻林中探究其中奥秘。当我走进蓖麻林时,霎时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周围一株株野生的蓖麻足足有二三米高,蒲扇大的叶片在黄昏的余晖中像一只只大手错落分散在我的四周,铺天盖地的浓荫让天上没有落尽的太阳都自愧无能。我小心翼翼的行走在这片散发着淡淡碱味的丛林,只见红土地上干干净净,除了一些蓖麻苗和几颗歪歪扭扭的鬼针草衰败的散落在大蓖麻遮天蔽日的阴影下,几乎见不到其他植物的存在。“好霸道的蓖麻!”我不禁脱口而出。再看这些蓖麻的分布,越是平坦宽敞的土地上生长的蓖麻越是矮小瘦弱,反之,越是嶙峋的土堆斜坡上,蓖麻长得越是高大茂盛。这就奇怪了,要是有其中几株歪打正着到也罢了,但是我查看了这一带所有的蓖麻分布,得出一个结论,高大茂盛的蓖麻几乎都生长在土堆的斜坡处,而平坦处罕有长势优良的蓖麻植株。这是怎么一回事?回家以后,我到网上搜查有关蓖麻的资料,才知道蓖麻原来是一种根系发达,入土深的植物。而荒地上的平坦的地方都被挖土机剥下一层厚厚的泥土,剩下的只是一些和沙砾参杂在一起的稀薄土壤,只有后来被挖土机堆成的一个个土堆才有利于蓖麻生长所需的养分。所谓物竞天择,长在土堆斜坡上的蓖麻就疯狂的吸食土壤里的养分迅速生长,而那些长在土堆间隙地势平坦的蓖麻就只能乖乖的俯首称臣,怪只怪自己这颗种子的命不好,哪不能长非得落在那些强盗们的脚下呢。
回想多年来见过的蓖麻,在脑海里浮现的大都是长在斜坡,宅旁或路埂纵向的隙地,或许是因为平坦处的蓖麻过于矮小,所以印象不深的缘故,就如大街上常常遇见的一些熟人,常常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人常说,平坦顺畅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所以年长者总是对后代们未雨绸缪,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规划好未来,希望以此能让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平安顺畅的生活。孰不知,大千世界七彩缤纷,世态炎凉也好,人算不如天算也罢,结果往往背道而驰,真叫是一个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