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喂养

(2010-07-11 18:40:16)
标签:

感受

记录

随笔

文化

分类: 思想笔记随笔系列

                                  喂养

                                 钱旭君


    有些人是用来爱他的思想,因为思想的火花牵扯着欲望的蓬勃,带来新的太阳照出希望,欲望也随之变得生机蓬勃,有了渴望和需要。有些人是用来爱他的气节和品德,让内心得到安宁祥和,懂得这个世界还有希望和情意的存在。前面的那种让我获得活力的同时也可能扰乱内心的安宁,没有欲望就缺乏生气,欲望过度了却会引发罪恶和邪念。后者平静祥和,正好可以补充欲望过度造成的伤害,如果仅仅只有平静祥和艺术和诗歌就没有了动力。这两方面是这个世界的两条重要的主脉络。一个诗人,在于天地自然之间的相通的同时,逐步靠近真理的同时,在这两条线路上顾此失彼,诗歌的纠结和发现诗歌源头奥秘的语言就随之产生。诗歌未必都是明确的真理,但是诗歌离真理最近,诗歌被一团感性的气雾包裹着真理的真相以飘逸、凌空、模糊的姿态降临人世。一个诗人出不出的来一首好诗,就看摆渡的技术,从欲望和祥和中分离出真知灼见。要做的只是在其中挑选最好的为我所用,这很难,却只能是这样。

 

才华有时候和思想未必是孪生姊妹,有才华的人也未必一定会具备思想,天生具有才华的人,却从潜意识中感受到对思想的缺失,这一点是需要互补的东西。有些人有才华也有思想,但是就单一的比较无论才华和思想,他都不到某种天分的高度。所以在德行和内心的坚定上修持的更为好。一个人在某方面缺失必然听从内心的指示去靠近需要的另一方面,这样才能日渐趋于完美。

 

艺术和诗歌也只有这样才能日渐成熟,靠近真理,共性因此渐渐被揭开面纱。一个趋于完美的人才能引发广大的共性,获得更多人的共鸣,即使是普通人,也会被这些美的光辉震撼到。一个诗人或一个艺术家就是一群人,绝不仅仅是一个人,这些共性,优良的东西在一个人身上表露出来就更具有了现实意义的说服力。这大概就是艺术和诗歌的魅力所在。人与人都没有可比性,谁也无法代替谁。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除非是个庸人(即使是个庸人也有其美好的一面)。

 

一个人一旦拥有的优点越多,就容易被多数人接受,因为人看到的往往不是全面,是一个或几个面,不同的人看到的面都不同。这不是为了世俗意义的“多数崇拜”,是必须做到,更是自然而然听从内心承认的东西所驱使而达到的境界。太阳光和萤火虫都是光,为什么一个可以普照万物,一个只能诗情画意,难道能说太阳是有目的的去普照吗?它是无私的,也是自然的,但是缺了它却不行。总有些人是可以像太阳一样发出太阳的光芒,有些人只能做萤火虫,还有不会发光的等待照耀的多数人。光明,实际上就是阳光的文本化诠释,阳光能够带给万物的生命和希望,这就是精神意义的“希望和爱”,也是艺术要给人类的内在质量,甚至可以说一切艺术作品缺了这两样都不是真正的好作品,技巧和剑走偏锋上可以随意玩出自己的玩样和特色,这两样东西永远不过时。

 

精神和物质是无法分割,一切都是源自时间带来的财富。即使被物质时代唾弃的艺术,也同时为时代制造着GDP和就业机会,想想,一个优秀的作家活艺术家可以喂养多少就业机会和GDP,随时间的推移将源源不断的制造成物质回馈和救赎着人类的发展史。为什么那么多人以为这些精神上的东西一文不值呢,世俗功利的物质财富是可以直接用眼睛看见的,需要的精力和时间周期不会那么长,所以大多数人,特别是实用主义强,小农意识强的人群把这些东西当成了不以为然的东西,弃之如弊履。实用主义强,小农意识,是中国人很独特的东西,所以为什么西方人会有为数不少的贵族,富者可以贵,而中国人却富者不贵,贫者不清,这是近代历史错综复杂留下的一团很难自圆其说的雾气,更是中华民族将要面对的一个整体素质的问题。面包和牛奶喂养血肉的同时,人类最好不要错过了家门外广阔世界的未知养分。2010.7.10子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