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玉”是否和“爱”有关

(2010-06-07 12:15:12)
标签:

感受

记录

随笔

文化

分类: 思想笔记随笔系列

如果要我衡量一篇文学作品的好坏,我首先看里面有没有爱,这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更是人与世界,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依相靠,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而恨,是爱的极端,仍属于爱的范畴。爱与悲悯紧密相连。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爱,还应灌注着悲悯之情,这种悲悯不是一时一地的小忧伤,小关注。正如里克尔所说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试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一个受人敬重的作家,其人生道路可能有过艰辛,但只要他还在爱着,天堂之门就会为他敞开。生活让他痛苦,而爱坚强了他的意志。像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里的一个细节:雪野茫茫,作家在奋笔疾书,小屋四周群狼嚎叫,作家仍不愿意让自己的笔下中出现杂音,因为对恶的屈服将会取消作家提笔创作的意义。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小说中的这一形象,正好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生活中的真实反映,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与其作品从内到外的完美融合。我们还可以从艾略特的两部传世诗篇《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找到脉络,从对荒原般的人世的披露回归到宗教的神圣光辉,正是爱与悲悯的力量。可以这么说,一个真正的作家,他的写作就是向世界说出他的爱。-----节选自《刘春.一个人的诗歌史》

 

 

近日读了刘春先生的《一个人的诗歌史》,甚为喜欢。特别喜欢他对黄灿然先生解读的一篇,摘录其中一段心有灵犀的话做为收藏。


  “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试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一个受人敬重的作家,其人生道路可能有过艰辛,但只要他还在爱着,天堂之门就会为他敞开。生活让他痛苦,而爱坚强了他的意志。......对恶的屈服将会取消作家提笔创作的意义。”我始终坚信“爱”是文学唯一的出口,经历的事儿多了,难免心有斑痕,或许这就是文中所提的:对恶的屈服将会取消作家提笔创作的意义。我想一个真正在写作的人都应该时刻记住这些话。无数作家诗人由于种种原因被恶屈服,爱也爱的不痛快,写也写不出气贯长虹的气势。

 

有人说:“爱的本质是美好生活,不懂诗歌的人也爱的很幸福,幸福是知足,是惜缘。”我很赞赏说此话人的一时心态,但是我还是要说,人活于世,痛苦永远大与快乐(幸福)。我希望懂得知足的人很多,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自残的事发生了,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多无聊的网虫了。是否懂得“知足”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教导出来的一份入世智慧,刁民,顺民,奴才,怎么懂得知足常乐的智慧。如若仅仅停留在口头的“知足”平时知道“知足”,一遇见个事儿,马上就全线崩溃,“知足”何尝不是和“从容”在联系一起。一个无法从容的人,可以知足常乐吗?一点小甜头,一点小挫折,就会把知足弄的面目全非,没有必须的修养根基,怎么成就一份美好的心态,个人的内心完善足以抵抗外界诸多的一些干扰,否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如果说懂得“爱”是作家和诗人们的事,那么懂得知足常乐就是上天给予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的人的赏赐。如果真要刨根问底,似乎只有懂得人间真情为何物的人才懂得“惜缘”才懂得“知足”,这一切都闪烁着人性光辉至情至善的一面,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何谈“知足”,无非是解脱内心自私的一种说头罢了。

 

《红楼梦》里的宝玉,只有“还玉(欲)”后方可得到解脱,爱一旦陷入自我的一面就会狭隘和自私,那就人性本能中的欲望作祟。叔本华也曾指出,人要摆脱痛苦须通过“还欲”途径,这与中国佛家的出世思想相通。不是说谁都可以到达或必须要这么去做,但是还多少欲望就得多少福。而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矛盾,凡是具有艺术天分的人往往是欲望最强盛的人,刘再复先生说:“感性欲望的强烈,是健康的表现,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表现。人的才能,人的创造力,人的伟大本质,都首先导源于他本身的感性欲望。优秀的人物,最杰出的人物,都是一些至情至性的人,都是一些充满着欲望的人。”对于平常人或许可以经常做到简单的“平常知足”,而这些“感性欲望强烈”的人,做到的“平常心”,付出和感知到的东西肯定要多的多,大的大。“心灵的苦旅”也不见得是人人都可以经受的一次旅行。难道你能说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会永恒吗,即使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不见得可靠,引宏一法师的话:“爱是慈悲”。即上文提到的悲悯意识。2010年6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