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钱旭君
钱旭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917
  • 关注人气:6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教我怎么不想她〉

(2008-12-11 13:35:22)
标签:

诗歌

学习

共勉

记录

文化

分类: 云南系列随笔.笔记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是刘半农的成名作,也是一首传唱海内外的怀乡思亲之曲。就此诗,著名学者赵元任曾为其谱曲,朱自清给予高度的评价。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1920年留学欧洲期间写下的新诗(白话文诗歌),诗歌意境优美,情调高尚,深受当时中国青年男女的喜爱。不久,著名的学者赵元任先生又为该诗谱了曲,曲调宛转动人,遂使该诗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吟唱不衰。

 

刘半农简介:
1891--1934,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出身贫苦,上中学时因向往辛亥革命辍学参军,后到上海做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另外他还一度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专攻语音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并被巴黎语言学会吸收为会员。1925年秋回国,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诗集中对民歌形式的利用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诗人英年早逝。

 

这首诗作于1920年诗人留学欧洲期间。也许是情人不在身边,也许是对祖国的想念,伴着那景色,诗人唱出了心底潜藏的最纯真的爱情和热切的思念之情。诗名开始时候叫做《情歌》,不久诗人将诗歌的名字改成了《教我如何不想她》。那时的诗人远离祖国故土,心中时时生出对故国的依恋,而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千疮百孔的国土和民不聊生的现状,也激发了当时诗人对故国热切回归的渴望,这其中对故土的热切和关心程度可想而知。

 

在夜里,银色的月光照在宽阔的海面上,在这“蜜也似的银夜”,诗人却不能和恋人相伴,不能和心中的恋人在一起。这月光和海洋契合无间,依傍难分的情景在诗人的心中激了怎样的感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处。”如此良辰美景,却落个形单影只,怎个不教人心伤。又怎么“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上落花,水底游鱼,燕子飞舞。这花因为燕子可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担心?这游鱼因为燕子的出现可有着被水抛弃的担心?也许,燕子送来了家乡的信息,情人的思念,此情此景让远在异国他乡的诗人的心里有着了更深的触动,更刻骨可感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月中摇动,残霞映红了半边天,如野火在烧。这冷的风和天边的残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远离故国的失落和热切的期盼之情。思念无奈,远隔重洋,诗人看的还是一片冷冷的暮色----那缕似断未断,似有未有的残霞。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反差中,让我们读到了诗人心里最冷的心灵感受。也暗藏着对祖国无限的挂念和忧虑之情,其中的复杂矛盾,只因为对那片重洋外的故土和亲人深深的爱与眷恋。

 

刘半农的诗歌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的风格,他也是早期新诗的作者里创作路子比较宽的一个诗人。他一方面吸收歌谣的散体或者外国诗歌的特点,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手法---重视意境的营造、比兴等。------枯树在冷月中摇动,残霞映红了半边天,如野火在烧。

 

(这里浅略的说说“比兴”这个诗论术语的由来: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可称为比兴。譬如〈关雎〉诗罢,你可以引〈毛传〉,说以雎鸠的“挚而有别”来比后妃之德,道理好。毛公原只是“章句之学”,并不想到好不好上去,可是他的方式是分析的,不管他的分析的结果切合原诗与否。又如金圣叹评论杜甫〈阁夜〉诗说前四句写“夜”,后四句写“阁”,“悲在夜,愤在阁”,不管说得怎么破碎,他的方法也是分析。所以,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可称为比兴;金圣叹式的诗论,起源于南宋时,可称为评点派。现在看,这两派似乎都将诗分析得没有了,然而一向他们很有势力,很能起信,比兴派尤然;就也说得出个所以然,就因为在评论诗歌时分析的方法少不了。)----《朱自清说诗》

 

如在这首诗中,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像。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这首诗无论是在意境的营造上,还是抒情方式的表现技巧上,都是后来中国白话新诗的楷模,它对中国的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这一点在中国新诗的历史上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补充一点: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有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

 

 

紫月第一堂《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

讲解:草根

参考书籍:《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朱自清说诗》、《唐诗宋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