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文化 |
分类: 读诗随感 |
云南.元阳印象.杉树
高、矮、大、小,遍布元阳山城的每一个角落。
我站在窗口,为一棵距离窗口不到一米的杉树抒情。
这种属于松科叶尖带刺的四季常绿的树木,据说木质比不上近亲质地细密的松树,不过,杉树的生命里旺盛,长得特别快。我的故乡,浙江也是分布的很广。曾几何时,还经常跟随已逝去多年的外婆,去小山坡上有成片衫树林的地方,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树果,俗称“衫毛蛋”,用做炉灶起火的材料。
前几年去北方,一路坐车经过,也曾看到这些熟悉的带刺植物。一排排矗立在遥远的半山坡,笔直干练是这些树给我的感觉,这也成了我情感里把它们杜撰为人性化的特征。
五月,来云南不久,常和坚散步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看到这大片大片扎根于高原红土壤的故友,不免生出几份感叹,几份唏嘘。以前,到是不清楚衫树的生长习性以及各种特征,是我与他偶尔谈起,才知道其中一些献为人知的故事,关于这些平凡而茂盛的衫树。
如果你把一棵成年的衫树从根部据掉,而泥土下的根依然留着,过不了多久,干枯的树桩旁,很快在离开树桩不到几公分的泥土里长出一棵绿油油的幼苗,过不了三年,这株从伤口的罅隙处冒出来的幼苗就会长得碗口粗,十年以后就会成材。
衫树不是什么贵重木材,做不了上等家具的原料,因为它的成长率高,周期短,衫木也不可能成为建造房屋的主梁,不过由于杉木纹理顺直、耐腐防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桥梁、电线杆、造船、和工艺制品等方面。据统计,我国的建材约有1/4是杉木,它还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特产用材树种之一。
元阳这里大部分人家盖房子所用的附料也都是用的衫树。这让我想起齐白石画里静静的萝卜白菜旁边那只伸展触须的蟋蟀或蚂蚱;还是洛阳牡丹里的名品"紫衣夫人",前后左右簇拥着散发高贵紫气的,无数片绿叶;还或是元阳上空,经常悬浮滞留的雾带,白纱样裹住一张绝世风华的脸,如一道彩虹用水墨的流韵泼洒出几笔淡然无可取代的风情。
注:文中所写的杉树是祖国分布很广的柳杉。其中衫树中最为珍贵的品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广西,四川等地的银衫。由于银杉属于新生代第三纪残遗种,具有植物里的大熊猫一样美誉的“活化石”。科学家们为银杉确定了拉丁文学名,翻译为中文的意思是“华夏树”。
写于2008.5.20距离汶川大地震后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