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印象.建水小记

(2008-04-06 21:20:16)
标签:

随笔

分类: 读诗随感
《建水小记》
 
扫墓
自红河元阳----个旧----建水(古称临安)
这里的风景很新鲜
这里的人们很勤劳
这里的经济很落后
这里的茅坑露天盖
这里的午餐连早餐
这里的皮肤很黝黑
这里的人们很包容
这里的墓地很独立
这里的扫墓很奇特
 
建水,停留两日,路过"朱家花园,文庙,以及建水燕子洞."走过几条和杭州河坊街相似的仿古街道,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有一掷千金的赌玉生意人,有建水紫砂的悠久,有挑着菜担五更起来步行十几里地,而最终卖不完菜恹恹而归的建水城外农家人.
 
一个城市,总是有贫的,富的.建水城楼上第一层写着"迎晖楼"第二层写着"朝阳楼".如是说,迎晖,朝阳,一般正常.
 
买了一条28元的苗家布裙,配上时髦的上衣,可谓独树一帜而不失风流.可叹,建水街上无人以此为怪,奇装异服,在这里早已司空见惯,你即使穿上汉唐服装或者吉普塞人的服装,也无人会止步神往.本人极为喜欢如此宽广的包容内涵,风情于不拘小节中芬芳自溢.
 
天很热,四月清明天,在江南本是小雨纷飞,梨花带雨的柔美情调.建水,在阳光下裸晒,热得足足可以脱下一层皮,辣,和这里出名的回族凉粉一样辣.
 
昨日因吃建水特制的酸梨,一种泡在酸汤里的小梨子,带动了大肠杆菌造起反来.于是乎,四处找如厕之所.走了将近一公里,终于找到一处建水的私家卫生间----一个设置在一片风声水起旁石头堆制的地方,人蹲其上,犹如腾云驾雾般的风凉惬意.建水的风让我这个从江南来的小女子倍感佩服,如此荡气回肠的春风,即使白娘子重来一次水淹金山寺,恐也难有此种酣畅淋漓.
 
建水的汉子和姑娘多见黝黑健壮,姑娘少见白净单俏.据说,如果一个饭馆吃饭,同一桌子的男人把酒倒于你,把菜夹给你这个陌生人,你如果不接受,并表示出某种优越,就会得到这些彝族或者苗族汉子的蔑视,甚而至者;如果正恰逢当事人酒过三巡,就完全有被挑衅的可能.少数民族的好客与天真其中足见一斑.
 
几天里,吃够了建水的特产蔬菜---建水草芽,类似于芦蒿一类的植物.味道香甜,口感清冽,时不时的还可以吃出些高原红泥溶于水泽后特有的泥腥味.
 
红色的高原泥土,在建水这片这里人称为"建水坝子"的盆地上显得不那么张扬,略带着些江南泥土的亚麻色,所以这里也被称之为临安.没有去理解为何称临安,冥冥中感觉这里颇似几分江南的余韵,包括这里的雕梁画栋,高高翘起的檐角,大片大片的水田,之中产草芽,长荷花产藕,还在水田里养鱼,以及这里文化民俗中穿着红衣,外罩小绿荷叶边肚兜的老太太们.
 
或许建水就是云南这片高原上的鱼米之乡了,这样的情愫不知始于何朝何代,也不知是否那位建水出名的朱家花园的朱老爷有江南之情,而用他富可敌国的财富,营造出一个接近或者说模仿江南的小县城.据说朱家花园你即使走马观花,不用一天时间也是无法从这头游玩到那头的.至于文庙,顾名思义,是孔夫子讲过课,授过徒的地方,后人缅怀圣人,就于此地建文庙纪念他老人家.婆婆说她小时侯的学校就在文庙旁边,最多一分钟的脚程,她说那里的风景太普通,一切都太熟悉,就不浪费那几十元的门票.无奈之,又恐步行之辛劳,就没去这处文人心有戚戚的圣地.怎么也算半个文人,未能一睹夫子遗容.憾事.
 
燕子洞,距离甚远.
 
宥于时间与身体的关系,在建水住了两天匆匆返回气候怡人的元阳.可惜那些好名胜未能观游,下次去时一并把这些憾事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思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