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 |
分类: 个人随笔.原创 |
采风
赵恺
一位作家去天堂采风,带着两本自己的作品,他敲开天堂之门.
圣者开门,作家送上一本小说一本诗歌.
圣者指着小说问:这里面有诗的品质吗?
面对天堂,作家坦诚回答:缺失.
圣者指着诗歌问:这里面有你的血泪吗?
面对天堂,作家坦诚求教:为什么文学要有血泪?
圣者说:因为良知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摘自<读者>半月刊2007七月B
看到这篇短小说,很震撼.看来是自己好长一段时间麻木了,已经遗漏良知的重要性。
文学,诗歌究近应该怎么样表达才算合情合理?
早先是热血沸腾,然后是忧伤萎靡,然后是平静豁达,但是在平静里一不小心多了"懒惰"把诗歌和文学变成了娱乐.思维勒的太紧怕生命会承受不了精神的负荷而崩裂,思维太松散又导致外面的污染入侵,损害善与正之间的平衡。
写作这几年,不能说写了些什么好东西,只是多了这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与体会.与其说写作是精神的游走,不如说写作是灵魂的修行更为贴切.在现实里做人行事是一份责任与必须,而相应产生的精神上的蜕变与升华,也是生命用物质的形式行走在世间的一种表现。
在精神世界里的做人行文也一样具备这样的逻辑道理,纯粹的精神世界一样可以因为灵魂的行走,蜕变或升华.今天遇见的小山丘你或许可以翻越,而明天那个大山峰你就未必可以翻越,所以总有很多人聚集在伟岸峰峦的山脚独自忧悒或者寻欢作乐,彼时仰望眼眸前的巍巍巨峰,此时留恋山脚安逸闲适的歌舞生平,有甚者,还整日沉醉在卖弄自己曾经攀越的小山峦而沾沾自喜。
这大概就是生活与生存,人生与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人类无法避及的主客矛盾.也终是人与人之间命运的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