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想

(2006-10-21 19:28:56)
分类: 个人随笔.原创
产生伟大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那种不受干扰,天真无暇的,梦游症式的创作活动,今天已不复可能了.今天我们的作家们都要面对群众.每天在无数不同地方所出现的评长论短,以及在群众里所掀起的那些流言蜚语,这些都不容许健康的作品出现.
 
今天,谁要是想避开这些,勉强把自己孤立起来,他也就完蛋了.通过各种报刊杂志的那些低劣的,大半是消极的挑剔性的美学评论,一种"半瓶醋"的文化渗透到广大群众之中.对于进行创作的人来是说,这是一种妖氛,一种毒液,会把创造力这棵树从绿叶到树心的每条纤维都彻底毁灭掉.

在这个经济消费的时代里,生活本身已变得聒杂,孱弱.我们哪里还能碰到一个纯真的,有独创性的人呢!哪里还有人有足够的力量能做个诚实的,本来是什么样就显什么样的人呢?这种情况对现代诗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不利的影响;外界一切都使他悬在虚空中,脚踏不到实地,他就只是从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去汲取一切源泉.

而这样的氛围下创作出来的东西往往弥留了病态的,萎靡的,哭哭啼啼的,买弄感情的以及阴森恐怖的,伤风败俗的因素,令人看了非但产生不了崇高的美感,而且心生烦躁抑郁.真正好的诗歌应该是那些爽朗优美的,健康的,含有内核的东西.
 
伟大的诗歌必须要有伟大的人格做底衬,环境的影响造成具备伟大人格的诗人极其稀少,人类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造成远离诗歌自然纯粹的本真.古希腊时代那种朴素,自然的诗歌之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被感伤颓废的靡靡之音替代.天性中追求美的欲望,在伤感萎靡的无奈里寻找到飘忽而浪漫的精神寄托.
 
因此这几乎是个无诗的年代.
   
 
 
                                        ----参考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