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孤独

(2006-09-12 00:10:50)
分类: 占星.读书

说孤独

这人活着,悟着,慢慢地就开始觉得老让别人注意自己是件挺腻味的事. 好胜,爱出风头的欲念渐渐沉淀下来.


热闹还是喜欢的,只是热闹的大门不再只是为自己一个人敞开,更沉醉的已是热闹之中的那份孤独.每每在人声鼎沸的群落里,总喜欢独处一旁默默地看着,品着众生相,偷着乐.


或许是年纪的增长,亦或许是阅历的丰厚.现在的我,常常喜欢置身于喧哗嘈杂的人群,细细探寻属于自己的孤独.

 

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当很多"思想者"整天在嘴上嚷着"我爱孤独,寂寞让我如此美丽.."的时候.不禁想冷不丁的跳上去问他或她一句:那把你搁在某个人迹罕至的孤岛上,你就会感觉找到了天堂!估摸着头个把星期兴许还能逍遥自在,富有诗意的在岛上钓钓鱼,游游泳,吹吹海风,晒个日光浴,或者用石子打打满天乱飞的海鸥.如若这日子一长,指不定会抑郁癫狂成啥样子.试想,就一个人啊,孤伶伶,真不敢想象.


记得以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心理学教授为测试人类自身长期独处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伟大的教授以身做责,独自一个人在事先准备好的地穴生活了整整一年时间.这教授居住的地下"公寓"里,除了一些书本和基本生活用品外别无它物,也就是说隔绝了一切与外界的人或事的联系.


后来,到一年期限.人们把教授从地穴里"挖"了出来.发现,这个在从前人际生活里,天性沉默寡言喜欢独处的人已经变得不会张口说话,精神极度的萎靡颓废,害怕外界的所有事物,甚至害怕阳光.一直到后来,教授同事们给他经过了漫长几个月的医疗和心理调整,他才向三岁幼儿般重新开始学说人类的语言,试着一点点融入人类社会.截止这篇报道的记者采访教授时,他才再次完整的融入了以前的生活,他对采访的记者说了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我以前一直排斥喧嚣,喜欢安静的享受个人空间,总以为我是个可以独处于个人世界的人,但是经过了这一年完全的隔绝和封闭,现在我想说的却是,人和人生活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读完这篇报道后,我考虑了很久.扪心自问,是否可以让自己一个人隔绝于喧嚣的世界独自生活上一年,我想,那是绝对无法办到的.在那一刻,平常一直宣称厌恶世俗,讨厌繁琐人际生活的我猛然领悟:"孤独"不只是实际意义上的独处,而真正的独处却只可在自己的思维里方才可以进行,孤独也只能是在热闹的人群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孤独罢了.

 

做为一个"人"这种个体,生活在遍布"人"这种动物的社会,从现实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说,人是离不开人群的;从心灵以及生理需求的层面上来说,人就更离不开人群.


孤独着的孤独者或许可以测试出自己灵魂的深度,寂寞也或许可以让你变得更美丽,但是这一切孤独所带来的美妙感觉都是建立在不脱离人群,不孤立个体的基础上.而孤独制造的产物---思想和艺术,更不是空灵飘渺的悬浮幽物,确都应是植根于生活,深入人之心灵深处本身的真实产物.                                   

----<说孤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