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个人随笔.原创 |
孔夫子等创立了儒学。儒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宣扬仁爱和孝道。这些光辉的思想本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到了汉朝儒学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用,添加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便于控制人们思想的一些糟粕,从此儒学就失去了本来属于它本身的思想,而是成为了统治者手里的一样控制人们思想的武器。
我想:罗贯中也是身受其害的一份子。可是在三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描写曹操的很多利国利民的很多片段,这些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一些儒家的思想,还是有很多的思考和怀疑的。 我们看一部著作时不仅要看它的内容,还需要去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给予作者写作的历史条件 。
在五四时鲁迅先生等痛批儒学,我们好好去看看先生的一些文章,就不难看出先生所批判的也无非是后来统治者强加于儒学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这些谬论。
何为功德千秋?何为大奸大恶? 是的,曹操专权汉朝好长一段时间并害死了献帝,忤逆了儒家的不忠。可是曹操自己也曾经说过:假如皇帝没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称帝,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是啊,那个遥遥欲坠的汉室,如果没有曹操这样的人才也许早就四分五裂,荡然无存了。
人是活的,礼教是死的,曹操是一位豁达旷远的人,他知道怎样去理解“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最终曹操为天下做了非常多的好事,比如:他知人善用,珍惜人才:比如:重耕护农,知道体恤百姓的疾苦。这实不为是一位有道名君之所为也。
放眼中国历史上的这些英雄豪杰,名君贤能,我想举出一个同样犯不忠不孝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玄武门一役中也曾杀兄谥弟 ,可是对这位帝王的评论后世多以“英明”论之。在这里,我想为曹操叫一声屈,论文才孟德有流传千年的“醉酒当歌,人生几何..."论才智孟德有励精图治,一统天下的豪情和作为。
为何李家二郎可以朝奉后世的赞美和崇敬,而孟德却只可背负一个“枭雄”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