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博羽:巡洋舰之迷思

(2018-05-10 07:51:01)
标签:

杂谈

张博羽:巡洋舰之迷思

巡洋舰军备竞赛之迷思

条约前的轻巡洋舰
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前,舰队的体系分为3层:主力舰——巡洋舰——雷击舰
这一时期的巡洋舰,也就是后来的轻巡洋舰。此类轻巡洋舰排水量5000——6000吨,拥有和雷击舰相当的高航速,装备6英寸舰炮和足以抵挡4寸炮的装甲。既可以用于压制对方的驱逐舰等雷击舰艇,也可以自己参与雷击。
此种轻巡属性平衡、用途广泛、续航力强、成本也较低。一战时期,英德两国都建造了大量此种巡洋舰。可以说,它反映了巡洋舰这一舰种的本来目的,即“底线需求”。

尴尬的“霍金斯”级
一战前,德国与英国展开海军竞赛,意图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1912年,英国得到了德国准备建造装备170毫米舰炮的“破交巡洋舰”的假情报,这使得英国开始考虑建造一种更大型的巡洋舰。后来此情报被证伪,造舰计划被暂时搁置。
一战爆发后,被封锁的德国海军采用破交作战打击英国海上交通线。英国因此决定建造一种更大型的、火力压倒德国6寸轻巡的“远洋反破交巡洋舰”,在这一思路下诞生的,正是1916年的5艘“霍金斯”级巡洋舰。
“霍金斯”级排水量高达9000吨,装备7.5寸炮。相比6000吨,6寸炮的主流轻巡,霍金斯的灵活性大幅下降,而成本却大大上升了。因此其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反驱逐舰兼雷击,而是专职“反轻巡”了。
然而,在“反轻巡”这一职能上,作为主力舰的战列巡洋舰表现得比霍金斯好得多。这导致了霍金斯的尴尬定位:论反轻巡,她性价比太低。与战列巡洋舰等主力舰较量,她又力有未逮。而过大的舰体和高昂的成本,又令其无法胜任传统6000吨级轻巡的任务。

三、《华盛顿海军条约》与重巡洋舰的滥觞
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各国商讨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在当时,“霍金斯”级是英国最新最强的巡洋舰,英国自然希望保留她们。于是英国按照“霍金斯”级的指标,制定了巡洋舰的“万吨八寸”标准。
《华盛顿条约》禁止各国新建战列巡洋舰,因此反制6000吨级轻巡的任务不得不交给像“霍金斯”级这样的“大型巡洋舰”。同时,“霍金斯”级的出现,刺激了其他国家的对抗需求,这两个因素导致各国都开始建造类似的大型巡洋舰。比如日本的“古鹰”级,就是为了对抗“霍金斯”级和美国“奥马哈”级的产物。
巡洋舰的军备竞赛由此开始。“重巡洋舰”这个名称虽然是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才正式提出的,但追根溯源,“霍金斯”级正可谓重巡洋舰的祖先。

四、“霍金斯”级,潘多拉魔盒的开启者
“霍金斯”级和其后那些更大型化的重巡洋舰有什么用途呢?反轻巡?那只是由于条约禁止建造战巡,而被硬塞给重巡职能。由于战巡既克制轻巡又克制重巡,如果没有条约,承担反轻巡任务的必然是战巡。
于是我们尴尬地发现,在没有条约的情况下,重巡的作用仅仅是“反重巡”,即对抗自己!然而,如果我们创造一个新舰种,其唯一的作用是对抗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造它呢?
“霍金斯”级实际上是一个偶然的、不必要的产物,一种盲目而不稳定的造舰策略的产物。舰队体系已经演化到了一个稳定状态,那么就不该打破它。经过新的一轮演化,舰队体系最终会回归稳定,而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无用的副产品,重巡洋舰正是这样的副产品。“霍金斯”级的出现刺激了各国,使它们纷纷建造更大更强的巡洋舰以满足对抗需求。可以说,“霍金斯”级正是引发巡洋舰军备竞赛的“万恶之源”!

五、巡洋舰大型化的囚徒困境
        按照前文所述,由于条约限制了战巡,使得反轻巡职能落到了重巡头上。而“霍金斯”级开启了巡洋舰的大型化之路。那么如果没有条约,甚至没有霍金斯,是否就不会有重巡了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没有霍金斯,也会有奥马哈。
这就涉及到两种造舰思路:“底线需求”和“对抗需求”。美国在一战后建造的“奥马哈”级巡洋舰排水量高达8000吨,乍一看属于和霍金斯同类的大型化巡洋舰,但她与霍金斯、古鹰有本质上的不同:她反映的是美国海军的“底线需求”。
美国海军需要跨两洋作战,对高航程的要求使得奥马哈级必须拥有较大的舰体,这导致奥马哈级面对英国或日本的5000——6000吨级巡洋舰,在单舰质量上占据优势。而作为英国或日本,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坚持底线需求,继续建造“够用”的轻巡洋舰并最大化数量,要么满足对抗需求,升级己方巡洋舰以求反制。
历史上,“霍金斯”级打破了平衡,将巡洋舰由底线需求导向了对抗逻辑。然而即便没有霍金斯,这一平衡也不可能长久维持。站在英国或日本的立场上,当你看到美国建造了更大更强的“奥马哈”级时,你有胆量不去跟进对抗吗?
事实上各国都没有这个胆量。人有,我便不能无。这是一个犹如囚徒困境的怪圈,从这个角度来说,巡洋舰的大型化不能都归结于霍金斯或者条约,它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条约只是规定了上限,打断了这个进程而已。
也许,所谓的“最优军备”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