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和孩子之间有“分离焦虑”症吗?

(2014-04-22 10:37:37)
标签:

分离焦虑

孩子

父母

心理

情绪

育儿

分类: 心理

【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关系中,说到“分离焦虑”,习惯上都会先想到孩子的焦虑情绪。而事实上,孩子的焦虑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在需要暂时与孩子分别时,父母并不会比孩子更轻松,那我们要如何处理好和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你和孩子之间有“分离焦虑”症吗?

焦虑来自无法停止的“胡思乱想”

幻想一:与宝宝心灵相通

宝宝一岁多的时候,我正在外地出差,当晚吃饭时,筷子无缘无故一拿起来就断了,之后一直觉得心绪不宁。回到家,就看到孩子头上包着纱布,一问才知道就是我出差的那晚在楼梯上摔倒的,怪不得当时我一直觉得不舒服。


——莉莉妈

 

焦虑来源:经历十月怀胎和初生阶段和孩子的朝夕相对,许多回归职场的母亲面对暂时的分别,都会承受或多或少的压力。当这种精神负担无法排解的时候,就会变得“疑神疑鬼”,不能接受和宝宝相关的一切不可知情况。


缓解方法:在需要分离前,尽早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减轻情绪上的负担。

  • 与其他监护人交接好 :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宝宝的情况不可知,所以家长需要对暂时的照顾者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沟通,能够及时掌握宝宝的情况,避免胡乱猜疑。
  • 分离的练习 :平时家长可以先在家里,短时间、近距离地进行“分离”试练,譬如和宝宝暂时待在不同的房间,安排一段时间专心做自己的工作。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父母更从容地面对现实的分离。

 

幻想二 :别人都不可信

上班之后,宝宝都给阿姨带的,但我实在不放心,于是有时会让婆婆帮忙过去看一下,总觉得要是家里面没有人,阿姨可能不会尽心。


——倩儿妈

焦虑来源:担心别人无法像自己家人一样用心照顾孩子,在照顾孩子的心愿和分离的现实下变得疑心重重,无法信任他人。


缓解方法:直面事实,暂时与宝宝分别是无可避免的事实,在此情况下,解决的方法是选择一位能力最好、最值得信赖的照顾者。

  • 保姆试用期 :挑选合适的保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适应新保姆时,最好提前告知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习惯和教育方式。另外,在适应前期应该尽量留在保姆和孩子身边,观察保姆的工作方式是否适合自己和孩子,及早达成共识才能放心交接工作。

 

幻想三 :宝宝更需要我照顾
产假复工之后,我也帮宝宝停了母乳,每次回家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表情,我都感到非常内疚。如果不是经济原因,我也希望能够全职在家照顾孩子。


——木子妈


焦虑来源:既要顾及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家长在两者之间疲于奔命。在两边都不能好好顾及时,父母就容易对孩子产生内疚情绪 ;而工作上的积极性可能会被削弱,但却容易以孩子来作为理由。


缓解方法:要减轻对宝宝的内疚感,以及工作中的失落感,家长需要调整自己和宝宝的相处方式,在工作和孩子相处之间找到平衡点。

  • 重新调整相处模式 :让宝宝习惯和你分离的节奏,可以提早进行“分离练习”。如在上午是工作时间,下午和晚上是亲子时间。提前给宝宝做心理准备,让他能适应家长不在身边的时间,或提前与其他照顾者熟悉。而作为家长也可以利用这种联系,调整自己的状态,能够快速融入工作环境中。
  • 在生活中找回自我 :照顾孩子尽管很重要,但对个人来说看顾孩子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逐渐与孩子分离时,家长需要重新召回自己的生活,与伴侣与家人的相处时间 ;自我进修或放松的悠闲时间 ;或者与三五好友组织活动,交流感情等,都是让受困于分离焦虑的家长,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积极尝试。

 

可以传染的“焦虑”
有时,家长为了避免影响孩子,习惯将情绪放在心底,自己默默承受。而事实上,许多研究和例子都反映,如家长受到焦虑情绪影响,孩子也可以敏感地觉察出来。而在焦虑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所以,爱宝宝要先爱惜自己。当焦虑的产生时,与其强逼自己去压抑情绪,不如让情绪用合理的方式纾解出来。而只有在直面压力的根源,才能让我们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渠道!
官方微信号:superbaby13e
官方微博:@母婴世界 http://weibo.com/showbb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baby
官方QQ群:200529605
官方QQ:431875640


微信二维码

你和孩子之间有“分离焦虑”症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