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于俊
无论你在干燥的北方,还是阴冷的南方,在寒冷的冬天,宝宝的护理重点都在“保暖”!然而,在“保暖”过程中,悄然而至的“热杀手”有谁会留意到呢?
跟随小编脚步,一起挖掘这些“热杀手”
亦敌亦友的杀手——空调
空调很方便,一开电,热度就能够往上升,但是它是靠风来调节的,风力比较大。风到的时候冷热的均匀程度不好,另外,非常干燥,对宝宝的呼吸道会有很大的刺激。
空调里面的网虽然定时清洗,但是里面的细菌、病毒还是比较多的。吹来的风不干净,宝宝惹病的风险又大增了。
睡眠杀手双剑客——羽绒被&电热毯
羽绒被又轻又暖,却常常是荨麻疹的致敏源。不少人盖上羽绒被,就会引起全身过敏,出现红斑和荨麻疹团块,有的人甚至还会发生哮喘和喉头水肿,医学上称为羽绒过敏症。所以,对皮毛具有特殊过敏反应,或者患有过敏性鼻炎、喘息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过敏性疾患的人,在冬天不宜使用羽绒被。小宝宝,尤其是新生儿属于易过敏人群,建议最好不要使用。
除了羽绒被外,婴幼儿也不适宜穿羽绒服,最好给宝宝穿全棉的衣服,以减少静电的伤害。
电热毯是冬季家庭理想的保暖用品。但若使用不当,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原因是由于热原体本身对皮肤的刺激,使人体皮肤过敏、瘙痒,或身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小丘疹,此外,婴幼儿用电热毯时间长了还易引起脱水,会引起口干、喉痛、便秘、尿短赤等“内热”现象。因此,婴幼儿及有过敏反应的人尽量不要使用电热毯。
如果确实需要用电热毯,最好的方法是电热毯不直接与人体接触,中间应夹一层被单;睡前打开“高温”开关预热,睡时以“低热”保温或关闭,并增加晚餐后的饮水量。
出行杀手——口罩&围巾
宝贝外出时,如果经常戴口罩会降低宝贝呼吸道、对冷气的适应性。容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所以外出时,最好给宝贝只佩戴围巾,可以保护宝贝的脖颈,但最好不要护口。厚厚的围巾长时间堵住宝贝的口鼻,影响了宝贝正常的换气,宝贝还容易将围巾中的灰尘、病菌以及纤维吸入气管和肺部,易引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隐身杀手——密不透风的“行装”
大冬天,有的妈妈爸爸惟恐宝贝着凉,无论室内室外都把宝贝捂得密不透风,还要用上空调、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等,加上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由于体温逐渐上升,汗又排不出去,很容易造成宝贝冬季“中暑”。
怎么才能知道宝贝是否够暖和呢?给宝贝增减衣服,原则上以小宝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如宝贝行为异常,或者脸上有汗,体温在 37℃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该松开包裹或者减少衣服;如宝贝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
强光杀手——浴霸or 红外线暖炉
避免宝宝感冒,有些爸妈会在宝宝洗澡时开着浴霸以保持室内温度,殊不知这样做对宝宝的视力有很大危害,宝宝长时间盯着浴霸看会导致眼睛被严重灼伤
浴霸,红外线暖炉启动后都带有强光。而宝宝对强光非常敏感,特别喜欢看光亮的东东。在洗澡的时候,不用抬头,就能轻易看到这些“光亮的大灯泡”。然而,就在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大灯泡”时,强光正逐步灼伤着他还非常脆弱的视网膜。悲剧就在这不声不响中发生了。
取暖杀手——暖身贴和暖水袋
“暖宝宝”暖身贴,能贴在衣服上,拿在手上,又方便,又暖和,是上班族的冬日暖身佳品。
这种暖身贴利用化学反应发热,温度不高,最高温度在40℃左右,但不建议用于给宝宝取暖。暖身巾粘在宝宝的衣服上,很容易造成局部烫伤。而暖身贴里面的化学物质容易泄露,会引起宝宝皮肤敏感。
暖水袋看似装着热水严严实实的,不会烫伤宝宝,不过,这么重的东西压在宝宝身上,可不是一般的“重负”啊!况且,热水袋一旦漏水,后果恐怕不堪设想!而那种充电式的电热水袋更加危险,加热的过程也容易爆炸。
母婴tips:
适宜新生儿的室温在22℃到24℃比较合适。最好不低于20℃,尤其不能低于18℃。因为新生儿期的孩子护理——换尿布、洗澡、喂奶等动来动去的机会特别多,热度的散失也比较快,因此室温不宜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