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摘自《母婴世界》十一月刊
剖腹产伤口护理
剖腹产因部位的不同,在促进伤口复原时就必须运用不同的技巧。
恢复时间:剖腹产手术伤口范围较大,完全恢复大约需要五六周。
伤口位置:会阴和腹部。
促进伤口愈合要点
1、剖腹伤口未愈合前请勿弄湿或弄脏,万一弄湿的话,必须立即擦干,并涂上优碘。
2、术后,医师会在伤口上贴美容胶,美容胶上再覆盖纱布,纱布满4天即可取下,或潮湿时须立即取下,美容胶约在一周后撕下,改贴换气纸胶带。
3、淋浴后可将伤口上的胶带全撕下,将伤口拭干后〈无须擦药〉,以3M透气纸胶带2条,宽2.5公分顺伤口贴上。
4、贴透气纸胶带须与伤口平整密合,以压迫疤痕,以免变宽变厚,3~4天更换一次,可碰水,碰水以后用干毛巾吸干表面,满月后贴一层即可,持续3~6个月。
5、使用透气纸胶带如有过敏情形,例如起疹、发红、破皮现象,则暂时不要使用,待改善后再继续使用。
6、伤口较平的人使用透气纸胶带,若是易过敏、易产生疤痕体质的产妇,则可按医师指示,使用硅胶。
7、每天用手指头轻轻按摩伤口3到5分钟,减少疤痕产生。
8、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伤口,使疤痕颜色加深。
9、腹部伤口有红肿、灼热、剧痛、渗出物等情形时,请返院就诊。
10、免拉扯伤口,满月后再作产后运动。
剖腹产后日常护理tips:
1、会阴的清洁和顺产的相同,但是顺产需用煮熟的水,剖腹产只要用浴室热水即可。
2、睡觉时采左侧卧睡,对血液循环最好,期间也可以更换姿势。
3、取下伤口纱布后,先在伤口上覆盖一条干毛巾,再围上束腹带,以减少摩擦不适,束腹材质要软,不要宽,以免长时间使用不舒服。
4、在咳嗽、笑、下床前,以手及束腹带固定伤口部位。
5、下床时先行侧卧,以手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6、手术一周后才可淋浴,之前可擦澡。淋浴后将切口擦干,可用75%酒精涂抹切口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7、手术后刀口的痂不要过早地揭,过早硬行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并刺激伤口出现刺痒。
8、手术后,阴道会少许的恶露流出,可使用卫生棉保持干燥,但是如果血量超过月经量,应尽速就医。
9、3~4小时要排尿一次,并注意排尿时是否灼热或刺痛的感觉,以防尿道感染。
10、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止痒。
11、鼓励新妈妈在手术后多散散步。散步能帮助新妈妈尽快恢复胃肠系统功能。
12、在手术后1周内,每天测量两次体温(如果新妈妈自我感觉身体不适,应增加测量体温次数)。
13、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14、保持疤痕处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手搔抓,用衣服摩擦疤痕或用水烫洗的方法止痒,以免加剧局部刺激,促使结缔组织炎性反应,引起进一步刺痒。
15、勿迅速减肥,以免脂肪流失、内脏下垂、皮肤松弛。
16、产后第7天与第42天至医院回诊。
提醒:出院时,医生会在新妈妈的伤口上贴一块敷料包。这块敷料包最多只能贴3天,到时候一定要撕掉。很多新妈妈怕伤口暴露在外面会引起摩擦,其实只要穿上生宝宝前的孕妇内裤,就能盖住伤口了。另外,现在缝合伤口的多是羊肠线,万一遇到线头外露的情况,妈妈可别用剪刀去剪,也别试着去抽,等产后42天复查时,让医生来解决。
合理饮食,促进产后伤口愈合
1. 产后1~2周,在恶露排出的这段关键期里,产妇不宜大补,饮食应在清淡、稀软的原则上多样化,少吃桂圆、人参等补益性食品。因为产后大补很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上升,容易加剧出血,延长子宫的恢复期,造成恶露不绝可以吃一些鸡蛋、鸡肉、小米粥、汤面、豆类及豆制品等。
2.第3周开始,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蛋类、胡萝卜、西红柿等有利于伤口尽快愈合。
3. 产妇伤口愈合期间应忌吃烧、烤、煎、炸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口味过重的调味料如辣椒酱、芥末、胡椒一定不要吃。腐乳、葱、蒜、韭菜、蒜台等食物,不利于伤口愈合,容易引发感染。另外,含糖饮料、碳酸饮料等都应避免饮用。
特别提醒:
伤口局部的红、肿、热、痛绝对不可轻视,只要不适感持续未改善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时,记得赶快回到医院检查;阴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块也是不正常的情形,应尽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