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酒类股票依然回味悠长?

(2009-11-03 10:10:23)
标签:

财经

基金

酒类

茅台

五粮液

股票

分类: 股票

 

    A股市场自2009年8月4日3478.01的高点一度下探到9月1日的2639.75的低位,下挫幅度达到24.10%。而食品饮料行业仅有16.37%的震荡幅度,远低于其他板块,其中,酒类股票更是充当了中流砥柱的角色,作为酒类中占比最重的贵州茅台,仅有2.67%的跌幅,五粮液在各种负面消息的影响下,也只有9.73%的跌幅。其防御性毋庸置疑。

 

    那么市场为何青睐于酒类行业呢?在年底的关头,酒类的上市公司还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价值吗?


    国庆已经过去,股票市场在经历了报复性反弹和对各种周期性行业的追逐激情褪去之后,相对的理性重新占据了主导,而此时,具有内在价值、增长的稳定性以及先前没给市场惊喜的行业又重新回到了核心关注视野之中,例如食品饮料类产品板块。

 

    A股市场自8月4日3478.01的高点一度下探到2639.75的低位,下挫幅度达到24.10%。在此大背景下,与周期性行业相比,食品饮料行业仅有16.37%的震荡幅度,远低于其他板块,其防御性毋庸置疑。其中,酒类股票更是充当了中流砥柱的角色。为什么在市场信心较为脆弱,观望情绪极为浓厚的时候,白酒行业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至少做到了不离不弃呢?

 

    四季度正是传统的食品饮料销售旺季,各个商家都在不断地进行商品促销,不同于其他消费品行业的价格战,白酒行业在其两大领头羊茅台和五粮液的带领下,正在进行着颇具声势的涨价战。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的涨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比如,提高消费税和中间商利润过于丰厚等,但是,奢侈品的定位也同样推动了相互之间的“涨价竞争”。在全国两强的带动下,各地诸侯也纷纷行动起来,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为代表的那些重点区域明显、各自定位较为清晰的酒厂,也在进行着不间断的提价。

 

    价格提升是酒类企业的生命线

 

    产品涨价,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肯定是好事,为什么这么多行业只有白酒行业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提高销售价格?看看下面的解释就可略知一二。

 

    以茅台为例,1980年代初,作为紧缺产品,茅台酒定价8元/瓶。至1988年7月28日,全国各地放开名烟名酒价格,实行市场调节。茅台的零售价格从140元起步不断提升,至2009年部分地区零售价已达到768元水平。这个涨幅,让人咋舌,但是由于酒类的专营分销制度,出厂价相对固定,而终端销售价格波动较大,受市场影响比较明显,所以酒类的出厂价和终端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个价差就是衡量酒类市场价格承受能力的最明显标尺。到目前为止,茅台酒由于需求量巨大,价差幅度从22.39%扩大到68.1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样,泸州老窖酒厂的国窖1573的价差也有25.64%、五粮液的27.51%,都充分说明了高端白酒产品依旧存在较大的提价空间。当然,同时也说明茅台的可提价空间最大。此外,8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酒类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消费税的行为几乎成为一种必然。但是由于不同企业的利润水平不同,消费税改革的影响对于不同企业也有不同的影响。比如,同样按照最为严格的70%的税基来进行计算,在酒类上市公司中,山西汾酒的利润受影响程度最小,仅为约 6.4%,茅台、泸州老窖和五粮液则分别是 14%、26%和35%,而像沱牌曲酒受到的影响幅度超过 100%,这就意味着,该企业会因此出现亏损。 


    消费税改革的影响幅度的不同,各个公司应对的方式肯定也有所不同,比如,山西汾酒只需要提价 2.2%就可以对抗税收变化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茅台也只需要提价 11%,五粮液需要提价12.6%即可。从现在看到的情况,茅台和五粮液提价的幅度都远远大于这个水平,所以,消费税改革没有实际影响到白酒类企业的利润。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钱经》十一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