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两性物语 |
岁末,女友拽上她的老公搞大扫除。一个有二十年历史的旧皮箱作为“骨灰级古董”被净身出户。但皮箱里的宝贝可扔不得:女友当年从中学到大学的日记。不许看我日记啊,把几布袋的日记随手扔到客厅墙角,她笑嘻嘻警告他。谁有闲工夫看!男人侧目瞥了半眼女人,口气不屑。
几布袋的日记就扔在客厅,好多天,谁也没兴趣看一眼,日子照样柴米油盐地溜走。男人几次抗议:你倒是找地方把你这些宝贝收起来呀。女人懒得动,她知道,男人下班回家,顶多有兴趣看看电视,看碟,看电器说明书汽车说明书电脑说明书,顶多再看几分钟报纸,也绝无兴致看她那些陈年破烂。
并非这个男人有着“你的过去与我无关”的高风亮节,实在是,出身工科的他似乎天生对文字“免疫”。
比如,女友这些年天天坐电脑跟前滴滴答答敲的一堆文字,男人基本不闻不问,虽然那其中的很多后来成了白纸上的铅字足以证明他娶的这个女子还算识文断字粗通文墨,但男人还是不感兴趣。女友也曾经试过把报纸杂志递到男人眼皮底下甚至附上口头说明“里头骂到你呢”,其情其景下的男人,也顶多是放下手中的某册电器说明书,或者从电脑显示器前恋恋不舍地抬头,面无表情一目十行扫两分钟纸上文字应付差事,被追问,嗯嗯说一句知道了。
有一种夫妻,他们的家常日子愿意与文字时刻相伴。在过去,靠互留纸条,文字或含情脉脉或剑拔弩张;而现在,靠电脑———两口子明明同处一室,也各守一台电脑,一切的传情达意,一切的斗嘴吵架,一切的柴米油盐,无不化为翩翩字句源源流动于网的世界。
但女友和她的老公大概永远做不了这两类“文字夫妻”。这个男人似乎在文字中体会不到任何乐趣———那些常人眼中艰涩难懂指标数据一串串的技术说明书除外。这个男人基本不跟老婆保持电邮关系、不做MSN族,甚至都不想承认曾经给老婆写过屈指可数的几封情书———如果那算得上情书———一些当年两人寒暑假各自回家他给她的回信。信中写道,信收到我某日到家我爸妈挺好我哥哥姐姐很忙小外甥女很可爱……往糟说是通篇流水账,往好说能给行文直白言语通顺朴素无华的评语,每封信的内容,有如解答方程式似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三下五除二,答题完毕。
而女友常出没的职业场合,风景截然相反,处处是靠文字为生的男人。这些“文字男人”,善于把玩文字,乐于把玩文字,“文字男人”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行文架构百折千回,立意常可惊天地泣鬼神。天文地理、唐诗宋词、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没这些“文字男人”所不知所不晓。富于文人情怀的“文字男人”甚至常引无数心怀偶像情结之小美眉竞折腰。
我的这位女友其实也是很多“文字男人”的“粉丝”,或者朋友,他们彼此称兄道弟,相处甚欢。但他们清楚,他们各自给不了适合对方的“那双鞋”。
女友有时也不免惆怅。风花雪月,花前月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文字女人专利的这些小情绪,以她的那位工科男生那一点点可怜的情商,体会不到。
不过这样也好。女人和男人在各自的精神世界里天马行空,主宰自我,两者间或许还就有了所谓的距离美,所谓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最起码,女人不必为少时日记里的哪一段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跟男人掰扯上一千零一夜。
而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脱离了文字趣味的工科男,不一定就脱离了从实验室里培养起来的钻研精神,女人的小脑筋有几斤几两,小心眼儿有几个,人家没准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呢,不闻不问,那只是表象。以为从题海战术从做不完的实验堆里一路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工科男过起日子脑筋不好使,那就大错特错。你跟他开始一种脱离了文字趣味的婚姻,没准,展开的却是一段纯粹的人生,谁知道呢。
(2006年/01/01)
(2006年/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