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清晰地记得2008年初将房市压塌的最重那块砝码就是“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0%,利率上浮10%”,这条政策出台之后房地产行业即刻进入严冬(当然也有金融危机导致大家经济预期下降的影响)。我相信所有人对那段时间都还心有余悸,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太不长记性,又开始以为自己比政府更聪明,以为政府无计可施,殊不知政府想干成件事实在是易如反掌,物业税、暴利税等手段还没派上用场呢!
看看近一个月来的种种手段吧:1、二套房首付不低于50%,利率上浮10%;2、涨幅过快的地区对三套以上房不予个贷;3、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完税证明的外地人不能购房;4、土地招拍挂制度试行“限房价,竞地价”和“限地价,竞保障性住房面积”;5、严禁向非住宅项目提供个贷;6、购买二手房必须先办理完毕质押手续后才能贷款……等等,我相信这些手段组合起来,无异于一个城市遭受地震的同时又碰上了海啸和龙卷风。也许还有一些人以为这些不过是政府的虚张声势,因为中国的刚性需求无法抑制、大量的流动性货币一定要释放,因此房市不会受影响。但我要说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难面前,政府一定会选择社会稳定。
我相信政府这次出台以上政策的决心以及执行力度,但我实在有两点担心:一、以上政策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比如如何界定“涨幅过快”地区?三套以上房如何界定(一次性付款的房子如何核查)?土地招拍挂制度试行新的手段后,在“关系为第一生产力”的国情下如何规避权力寻租?二、一旦以上政策执行,房地产行业必将出现滑坡并带动相关产业下滑,GDP也必将受到影响,届时政府是否又将救市?地方政府是否还会与中央政府一条心?两年前是金融危机救了房地产,各级政府及协会名正言顺地提出要救市,但这回呢?但愿以上担心只是杞人忧天,千万不要出现一年后的报复性反弹。
写到此,眼前又浮现出两年前的种种景象:原来认为的大量“刚性需求”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几个月卖不出一套房,部分房源最大降幅超过50%;开发商开始大量降薪裁员,人人自危;土地无人问津,大量流标;现在房价领涨区域开始领跌(比如通州、房山、燕郊等);大量中介公司倒闭,个别小老板甚至卷款跑路;购房者大闹售楼处,抗议降价;由于房价大跌导致心态失衡,矛盾开始转移到物业,大量物业纠纷浮出水面。这些景象也许我们马上又会看到,大家做好准备了吗?
当然今年的情况与两年前也不可同日而语,当年的金融危机导致每个人的未来预期急剧下降;而现在由于流动性过剩,每个人的兜里都是鼓鼓的,再加上对通胀预期越来越强,对以上政策实施的抗性一定非常大。政府管理者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