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之城哈尔滨(二)


标签:
哈尔滨宗教建筑教堂老照片 |
分类: 旧影遗踪 |
我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的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我到过多少美丽的城市,
都比不上尘土飞扬的你。
---俄国诗人叶琳娜·涅捷尔斯卡娅
哈尔滨是个移民城市。随着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建设,先后有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达60余家,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外国侨民最多时曾达20多万人,甚至一度超过了居住在哈尔滨的中国人的数量。大量侨民的涌入,不同信仰、多元文化的交汇,造就了哈尔滨独特的异国情调,教堂,便是其中标志之一。哈尔滨的教堂建设始于19世纪末,兴于20世纪2-30年代。据1936年统计,哈尔滨有东正教堂、基督教堂28座,天主教堂4座,伊斯兰清真寺3座,犹太教堂2座,天理教堂2座.....这遍布大街小巷的教堂,是各国冒险家、流亡者、远征军和各色侨民的精神庇护所,每到祈祷的时刻,整个城市便笼罩在教堂此起彼伏的钟声之中.....
神的子民走了,神的屋子也就成了“木乃伊”。岁月的消磨,人为的毁坏,这些教堂,大部分已经消失。幸存的,虽已钟声不再,但仍能让人想起哈尔滨当年塔楼林立、穹顶接天的辉煌。
------------------------------------------------------------------
7.圣母安息教堂
位于新市街新墓地,现南岗东大直街尽头。建于1908年,原为哈尔滨外侨新墓地入口。砖木结构,平面为正方形,祭坛向外凸出。入口处有两个形体特异的柱墩支撑着十字相交的两个坡顶。礼拜堂两面开子母窗,里面的小窗做成罗马式风格的连续拱形。屋顶为两层鼓座,其上面有一洋葱头式穹顶,现已毁掉。教堂西侧的钟楼建于1930年,地上三层,砖木结构,对称布局,造型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挺拔向上。钟楼与主体分离,造型别具匠心,古朴、厚重。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文化公园”中的附属设施。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http://s13/middle/4aa6d498h86eb9cacde7c&690
钟楼
http://s4/middle/4aa6d498h8725b0351ed3&690
教堂
http://s3/middle/4aa6d498h872398788042&690
http://s15/middle/4aa6d498h86eba105e4ae&690
墓地的大门
http://s1/middle/4aa6d498h86eba5fd1050&690
钟楼下的拱门
http://s7/middle/4aa6d498h86ebe5e0a0d6&690
教堂入口的门廊、廊柱、花窗。
http://s5/middle/4aa6d498h871ac7829174&690
教堂入口上方的尖顶
http://s5/middle/4aa6d498h871ad0b6dee4&690
http://s10/middle/4aa6d498h86ebb0137879&690
教堂后面的新墓地.在圣父、圣子、圣灵的庇护下,无数俄侨在此安息。
http://s12/middle/4aa6d498h73e9f4a3f4bb&690
上世纪20年代
http://s16/middle/4aa6d498h73e9f52981af&690
上世纪30年代
http://s8/middle/4aa6d498h871ae6226897&690
教堂几年以前的样子,几乎也就是现在的样子
http://s3/middle/4aa6d498h86ec1ad69e52&690
------------------------------------------------------------------
8.圣母领报教堂
位于警察街41号(现友谊路),又称布拉格维音斯卡娅教堂、圣母报喜教堂。始建于始建于1900年4月6日,1903年5月落成,1918年2月23日被焚,同年5月重建,落成于1919年3月22日。1930年9月14日第三次维修圣母领报教堂,将木结构改为砖木结构的新教堂,落成于1941年。教堂由鲍·马·图斯塔诺夫斯基的设计,拜占庭风格。可容1200人做礼拜,气势恢宏,建筑精美,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宏伟、最壮观的教堂。是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驻哈尔滨代表部所在地。最后一任掌院司祭是姚宝顺神父。1958年停止宗教活动。1970年被拆毁。残余部分被原地砌筑在某建筑内。
http://s16/middle/4aa6d498h86fdc3d8a67f&690
建于1903年的老圣母领报教堂
http://s13/middle/4aa6d498h86ec9b9b299c&690
1918年焚后重建的圣母领报教堂,为木结构。
http://s2/middle/4aa6d498h871458589171&690
第三次维修中的圣母领报教堂
http://s11/middle/4aa6d498h86ecbc59b21a&690
http://s2/middle/4aa6d498h86ecbde897a1&690
http://s6/middle/4aa6d498h86eca43dcbb5&690
http://s1/middle/4aa6d498h8726f9cfeea0&690
http://s15/middle/4aa6d498h872709e9180e&690
http://s1/middle/4aa6d498h86ed351d1730&690
1940年9月维修改建后的圣母领报教堂。
------------------------------------------------------------------
------------------------------------------------------------------
9.太阳岛尼古拉教堂
位于江北太阳岛临江街的东端。1928年建成。1969年被拆毁。
http://s5/middle/4aa6d498h86ee14291a64&690
http://s13/middle/4aa6d498h73e49c93eeac&690
http://s10/middle/4aa6d498h86ee11ad3be9&690
------------------------------------------------------------------
10. 喀山圣母男子修道院
位于马家沟十字街2号。原为大司祭尤维纳里根据大主教麦佛季的建议在松花江江心岛上创建的,后因种种不便迁入市区。1924年8月,在铁路地亩处处长关达基的帮助下,修道院在马家沟定址奠基,动工修建,年底落成。它坐落的街道遂被称为十字街。后来又陆续扩建,修筑钟楼,接侧祭坛,辟果树林,先后建成教堂、宿舍、印刷厂、医院、门诊所、药房、修理厂、售货亭、图书馆、浴池和其他修士所需的生活设施。除为教会服务外,还参加制鞋、缝纫、铸铁、印刷等劳动。按俄罗斯修道院作法,修道院还对乞丐施物,每教会节日,向乞丐供饭。规模不断扩大,占地达5000余平方米,最多时有修士60余人,被塞尔维亚教廷授予一级修道院称号。1956年关闭,最后的院长是白增林神父。
http://s15/middle/4aa6d498h86fccd8a497e&690
http://s11/middle/4aa6d498h86ef185557ea&690
http://s1/middle/4aa6d498h8726b8ea3ef0&690
http://s15/middle/4aa6d498h8726a1673f8e&690
http://s13/middle/4aa6d498h73ea43bc14cc&690
建院30周年纪念
------------------------------------------------------------------
11. 符拉基米尔女子修道院
是女子修道院院长鲁菲娜创办的,起初设于民宅内,1927年择邮政街址建院。该院有教堂一座,是从霍尔瓦特中学迁入的;还有一所以基辅大公伊戈尔一世夫人奥尔加名字命名的孤儿院,共收养教育200多名女孩。修道院修女最多时达40人。修女要进行严格的修业,每早5时30分进教堂祈祷,还负担着烤面包、裁缝、刺绣、圣画等各种劳动。1935年,经上海主教约翰同意,在上海开设哈尔滨女修道院上海分院。1965年女修道院关闭,前后存在32年。
http://s15/middle/4aa6d498h86ef226efb1e&690
------------------------------------------------------------------
12. 圣母慈心院教堂
1927年建于马家沟营部街,该院附设有圣母悲哀教堂、尼古拉二世和塞尔维亚亚历山大大公纪念教堂。1945年哈尔滨教区归属莫斯科正教会后,这里遂成为教务委员会所在地。
http://s8/middle/4aa6d498h86ef09f3dfd7&690
http://s5/middle/4aa6d498h86fcc7ab53d4&690
------------------------------------------------------------------
又称俄人之家附属教堂。建于1923年,位于马家沟无线电街(后改称文艺街)。是"俄人之家"教养院(旧译"俄房教养院")附属教堂。形似古堡,敦厚古朴。
http://s5/middle/4aa6d498h86fd40f7eb14&690
------------------------------------------------------------------
14.主易圣容教堂
位于懒汉屯木兰街17号,建成于1921年8月。该教堂为砖木结构,规模不大。教堂住持是大司祭科切尔金。以都主教麦佛季名字命名的避难所就设在这里。1965年关闭。
http://s1/middle/4aa6d498h87275f2d3080&690
http://s12/middle/4aa6d498h87276140cdab&690
1961年主易圣容教堂宗教活动的照片
------------------------------------------------------------------
15.圣鲍利斯教堂
位于正阳河河图街,1923年始建,1927年竣工。
http://s12/middle/4aa6d498h86ff22d3b7bb&690
------------------------------------------------------------------
16.圣.彼得保罗教堂
位于新安埠安平街41号(今道里安子片),1923年1月筹建,1924年2月落成。又称圣·使徒教堂,旧译特罗巴夫斯卡亚,木砖混造教堂,面积250平方米,掌院司祭米哈依尔。
17.圣.先知约翰教堂
位于北安埠街(后改称北安街),又称莫斯科兵营教堂,建于1923年7月,该教堂为小型木构建筑,形似舰船。1958年迁皇山墓地。
------------------------------------------------------------------
18.圣.先知伊利亚教堂
坐落在道里工会街(后改称工部街)19号,1921年11月创立,是铁路机械总厂职工利用铁路板房改建的。教堂圣所和器物都是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自己动手制成,堂内有海参崴主教赠送的伊利亚圣像和基督给落斯马聂祈祷圣像等。
---------------------------------------------------------------------------
19.伊利因斯基教堂
位于道理小商市街(今红霞街)1921年11月动工
------------------------------------------------------------------
20.圣·伊维尔斯卡娅教堂
位于王兆屯懒汉街56号(今南岗民兴街或文景街9号),1922年建成。木砖混造教堂,面积114.9平方米。
------------------------------------------------------------------
21.监狱尼古拉教堂
位于商务街哈尔滨监狱内,又称“圣伊利因预言教堂”。1927年建,为犯人祈祷用。
------------------------------------------------------------------
22.伊奥罗斯卡娅教堂
位于埠头区(今道里),1908年建。
------------------------------------------------------------------
23.神学家彼扬斯卡娅教堂
位于斯拉夫屯(现发电厂一带)俄国教养院内
------------------------------------------------------------------
24.?
http://s4/middle/4aa6d498h8715583cbe43&690
谁知道这是那个教堂?(原图标注:哈府露国寺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