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当前,楼市正处在一个僵持阶段,成交量有所下降,价格居高不下,接下来市场是继续高举高打、量价齐升,还是会有所调整,稳步前行?实际上起决定因素的是土地的有效供应。
对于8月上半月市场成交量降低的原因,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运行到高位后,特别是价格上升到历史高位后,观望情绪加重,持币待购再次袭来;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市场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依然旺盛,但商品房供应不足的客观情况造成了市场成交量的下降。如果是前一种情况,那么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很快发生变局,相关政策也应做出调整和反应;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说明市场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供应量不足是主因,那么增加有效供应量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际上最近从政府管理部门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态看,增加市场供应是改变目前楼市僵局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当前楼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增加有效供应,而非缺乏需求。
增加市场供应和改变市场价格预期的办法是增加土地供应,特别是要采取措施促进供应土地到供应商品房过程的加快。现在人人都知道政府重视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出台明显打压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更知道投资资金集中在房地产业,因此,部分企业趁机圈地囤地,期望土地升值带来额外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出让土地的面积不少,但市场上却无房可卖的不正常情况。
据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23日表示,在确保拉动内需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的情况下,下半年要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防止趁机搭车圈地现象发生。上海政府近日也出台了所谓“抑囤地”、“增供给”、“预申请”三项土地政策。所谓“抑囤地”就是将对具备开工条件但因开发商原因未开工的土地加大处理力度;“增供给”体现在下半年,上海预计可供应住宅地块约120幅、 1196公顷,达上半年的3倍。“预申请”是规土部门将提前公示半年或全年的供地计划,以稳定土地市场供应预期。
从国土部和上海市最近接连出台土地政策看,增加土地供应、打击囤地、加强土地供应信息公开将是下半年政府主抓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就是用“推增逼存”的两面手法最大限度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进而加大商品房特别是商品住宅的市场供应,以缓解当前供不应求的矛盾。
不过,打击囤地并不是一个新课题,而是我国房地产业久治不愈的顽症。虽然在历次宏观调控过程中都提到增加土地供应、打击囤地,甚至直接提出对超过开发期限的土地进行收回处理,但真正到执行时往往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