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汽车从产业性质上可以相提并论
(2009-01-23 10:29:21)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政论 |
一提起住房,现在大家的思维都放在民生这个字眼上,但很少有人把汽车同民生联系起来,实际上“吃穿住行”都是民生问题。汽车产业和住房产业之所以受到不同的舆论待遇,是因为房地产产业发展走偏了方向。
我们可以说汽车也有民生问题,汽车和住房都是人们适用的物品,拥有的财产,其背后是人们的出行需求和居住需求。试想,假如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规定只能生产私人小汽车,不生产或小量生产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也包括在内),没有其他可替代出行工具,禁止自己造牛拉车,那么人们的出行将会面临什么局面?可能的结果是富人有车开,穷人为了生计也要勒紧裤腰带去买车,买不起车的更穷的人就要租别人的小汽车,流浪汉级的只能做11路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道路容量极限问题就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于是政府就实行汽车生产配额管理,然后汽车生产商就宣称汽车有投资价值,收藏价值,大肆地抬高汽车价格,汽车的价格和汽车的成本脱离,生产商能否活得好、赚得多不仅仅在于汽车质量的好坏,而在于从政府拿到汽车生产配额的多少……
关于汽车产业的上述假设是不是和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相似之处?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没有出现上述假设的情况,原因在于人们出行的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有选择的,可以开私人轿车、可以租车、可以搭乘公共汽车、也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自己造个滑板车上路。特别是政府大力建设公共交通系统,人们花几块钱就可以达到想去的地方,有钱人当然可以开宝马奔驰,无论他卖几千万,只要有人买政府是不管的,反而鼓励他去卖高价,然后征税。这样,汽车产业就彻底摆脱了所谓民生因素,而成为一个纯粹的产业。
住房能不能实现汽车产业的这种发展态势呢,不能说完全达到,但是可以部分实现的。正如汽车行业有宝马奔驰,也有奔奔、QQ,更有大量的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电动车、自行车一样,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应有超级豪宅、普通住房、政府公共租赁住房、自建房等分层次住房体系。只有人们住房有多种选择途径,人们才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去选择相应的住房条件。
人不可能为了一所住房而倾其所有,正如人不能倾其所有去买汽车一样,人们不会因为看到路上别人开着高档汽车而整天到网上骂骂咧咧,这样做的人只能是哪些愤世嫉俗的人,对于有理想有报复的人反而会激起他们奋斗和成功的欲望。
住房同样如此,只要我们的住房体系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能够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面对豪宅和高房价,社会就会多一些宽容和尊重。
豪宅和高房价必然是有钱人的游戏,他们和普通人的生活无关,只要有市场认可,房价涨到100万一平也没有关系,政府也会掩嘴偷笑。
房地产行业也必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一点毋庸置疑,政府完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犹犹豫豫。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房地产产业必须要振兴。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她的振兴将有力地带动其他诸多行业的发展。
振兴房地产行业没有什么可以忌讳的,只要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做的足够好,多元化住房体系能够尽快推进,那么市场化的高房价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在市场的作用下,高房价和低房价都是正常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