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市,意在宏观
(2008-10-20 20:58:19)
标签:
财经 |
在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的当下,我国从上到下都在讨论“救市”的问题,实质上从中央政府的文件上、发言中很少能看到“救市”两个字。虽然政府不提“救市”之名却确实有“救市”之实。君不见,地方政府纷纷放松政策,鼓励房地产行业发展已经蔚然成风。中央有关部门对地方政府的新政也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认同。 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这实际发出了非常强的政策信号,房产调控政策已经由紧缩转向宽松。
然而这就是“救市”的全部吗?显然不是。“救市”的“市”其含义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并非特指楼市或股市。当前我国面临比较严重的宏观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国家政策是围绕如何稳定经济增长、促进消费、保障就业等目标展开。从这个角度看,批评政府的政策是在救开发商,救房价实质是不合适的。从中央到地方明确对楼市采取宽松发展政策,通过降低税费的办法,促进交易量恢复正常,房地产的稳定发展才能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政府已经在落实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果进展顺利,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实现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有序加速、农村消费市场全面启动等目标。农村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实现将极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给国内制造业带来转机,消化因海外市场消费不足带来的过剩生产力。农村问题的解决无论对楼市还是对宏观经济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当前中央正在实行的最大范围和力度的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