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一个沉重的话题
一晃几天就过去了,宜昌的天气如过山车一般,国庆节期间一周内就可以经历三季。前几天降温时,刚把热天的衣服收到柜子里,气温就又升上来,这二天穿长袖衬衣就可以了。
10月3日,把老妈从普健医院接回了家。看上去,她脚肿,脸肿,头晕,行走要人搀扶,最要命的是一天要上十几次的卫生间。白天还好办,到了夜晚,她一喊叫,我便不能睡着或睡死了。
有一夜,我起来了6次,折腾了6回。觉没睡好,第二天人便精神恍惚,浑身没劲,感觉这样长期下去,自己也会崩溃的。
这些年,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寿命延迟了。现在身边的老人们活到80至90岁都很普遍,正常了。如果老人们能自理,那是幸福的事情。如果不能自理,辛苦的就是家人了。吃喝拉,看上去如此简单的三个字,放在不能自理的老人面前就是三道要解的难题了。
吃;需要人做好了而且是趁热端到老人面前,一口口喂进去。讲究营养搭配合理,科学膳食。
喝;水是排毒解毒的利器,夜晚都应该补充水分。一次次要用吸管送到老人面前来吸。
拉;无论大小便,量及状态都反映了老人的身体状态。拉在哪里很重要。人到老年,加上疾病,便秘会成为常态。
拉虽然排在吃喝后面,但如果老人拉出的排泄物没有解决干净,房间会有异味,而且老人身上肯定不干净。在我看来,这项工作比前面二项更重要。
吃的喝的东东还能在餐饮店里去买,而拉呢,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解决拉撤的。
我家老人是属于一辈子爱干净的那类人,加上近半年身体不断出现的骚痒症状。这一个月来,她是每天午觉后都会有一个大澡加泡脚 。
身体上舒服了,老人的食欲便会增加。精心的护理会改善和增加机体功能。昨天,她便有几次是不要人帮忙自己从椅子上站起来的。很明显,老人有了些力气。
这一向时,我一直在看北京兰兰和失语者狂欢做的短视频。每期的内容都与养老和照顾老人有关。
一位名叫失语者狂欢的年青人照顾老爸已经四年,为此没有了自己的工作。新买的房子不敢装修,也没心情装修,屋子里堆积的都是癌症病人的用品。一个老而且有病的老人呆在家里,给家里增添的都是灰色的气息。
52岁的兰兰虽然条件要好些,退休后也没上班了,照顾出院后的母亲。她每天一早坐班车去十几公里外给年迈的父母买菜,做饭。从她那里,我知道了首都医院里,ICU病房的护工费是24小时240元,普通病房一天是160元。作为三,四线城市的宜昌,医院里的护工费也是这么多,价格几乎同等。
兰兰照顾她患心脏病的母亲,失语者狂欢是照顾他患肺癌的老爸。
无疑,他们都是常人眼中孝顺的子女。可在这种每日琐碎的忙忙碌碌中,他们便活得只有责任而没有自我了。
父母是该照顾了,可儿女也已经是别人的父母了,也是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了。
但如此这样循环下去,60岁的要照顾80岁的,80岁的要照顾100岁的老人。 大家唯独忽略了的就是自己。要知道,人到60岁时,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如果60岁退休时,每个人还不能进入到自己的养生状态中去。那么,他80岁时候,或许会处于一个不能自理的身体状态。
现在照顾老妈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买菜,做饭,洗澡,喝水,削水果,扶她入厕等等,而在做这些时,自己也能感觉到,自己也在在一天天地老去。
什么时候,自己能放下责任,自己为自己活一把呢?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与教育,医疗,养老三个话题有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