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式的养老
如今,医养结合式的养老在全国普遍兴起,各个城市依靠现有的医疗资源建立起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医院。在这种养老院,病床就是养老床,当老人病了时,养老变转为医疗模式,而老人生活环境并为因此发生改变。
从理论上讲,这种养老方式很科学,方便。因而,也就解决了很多家庭养老难,特别照顾全失能老人难的问题。
九月份,带老妈亲自体验了这样的一种养老模式。好的方面,就是入住这样有医的养老院,当老人转为医疗治疗时,只是身份发生转换,不需要身边有家人陪伴着做检查与治疗,养老院的护工会带着老人到医院各部门做检查,打针输液时也不需要家人在场,节省了家人照顾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不好的方面,由于有这样的一些便利条件,部分失能老人,家属实在无能力照顾的老人便送到了此地,他们衰弱,呻吟,这样养老空间就有些象个安宁病房,死一般的沉寂。
每次走过这样的病房,心中就深感养老的问题的沉重。确实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老了老了,最忌讳的就是不能失能。
眼睛不看见了,腿还能行走。腿上不利索了,手还能有用。最怕是,眼也瞎,脚不能走,手还抖,全身没劲还伴四肢僵硬。
当家里有一位如厕,擦屁屁都要人帮忙的老人时,你能说你的生活有幸福感,你能对你自己未来的老年不恐惧吗?
国庆节前,同事约我去阳江看房。她女儿一家在深圳工作,小俩口都混得不错。同事想在阳江,一个距深圳不远的地方买房养老。其实,这种决策是很麻烦的。因为,你不知道,也无法预料在老年时,你是一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而房子是一种不动产,带不去,变现难,不如自己手中有些钞票,到时能在儿女附近选择养老院入住。不麻烦子女,又能经常见到子女。
在手机里,我常看到一位叫失语者狂欢的人拍的短视频,他放弃了工作照顾他老爸,一位癌症患者。一边照顾,一边也是牢骚满腹,完全可以理解。
随着父亲病程进展,他知道后面的日子,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说老人因为衰弱,最后会把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最后会一日三餐都要人喂,洗澡,穿衣都困难。
日常的洗漱,陪伴与照顾,任务很重。想要老人能体面生活下去,家人要付出很多很多。时间,精力,经济,还有心情。
随着老年时代的到来,养老越来越引起家庭与国家层面的重视。从个人来讲,老人健康是儿女们的福报。
人老了,总是要走的。而这个过程会因人而异,有快有慢。快未必不好,慢反而是累及自己与家人。但是作为个人衰老时,生在何时,死在何处何时也是没有选择的。
前一篇:什么是精神的抑郁
后一篇:养老,一个沉重的话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