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言个人认为,今天利空突袭暴跌之后;周二两市主板指数将会启稳,两小板指数中阴,两市跌停股票将减少到50只左右(由于今日跌停股数量远超预期,修改明日跌停股数量为盘中150只左右,收盘约100只),盘面开始分化;周三,四大指数共同启稳,跌停股票将缩减到20只以下甚至个位数(修改为30只左右)。周三将迎来拣股博反弹的好时节。
形成这种思路的理由如下:
一、当前,离新股首发,还有一个月时间。新股发行对大盘形成现实性拖累即真实性吸纳掉数量可观的场内资金,需要在新股发行超过100只之后。IPO发行对股市构成实质性资金面的负面影响,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慢慢积累过程。今天大盘暴跌,新股开闸的影响,只是心理层面的影响,真正具杀伤力的,是证监会严查疯狂的资产重组概念股并暂停与否决一些垃圾公司的资产重组而对类似股票构成的强冲击。
二、本次公布IPO新政与重启时间,之前保密工作较严,股市盘面上无显著与普遍的事先反应,属于突然袭击。突然袭击的利空,特征是时间不长,短期因羊群效应而出现盘面过于惨烈,这种条件下,主力一定跑不过千万散户,除非一些泡沫过大、主力获利十分丰厚的股票,主力会不计价格持续抛售之外,其他股票主力也会被套,那么主力就会在抛盘阶段性减轻时开展自救、就会再折腾。
三、没有人会否认,当前股市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泡沫与结构性低估共存的现实。泡沫化股票不少,但价值低估的股票更多。在外围股市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在A股股市融资余额不断刷新记录的状况下,股市会因一个月后才首发新股而直接开始稀里哗啦吗?
四、由于今年市场内持续的结构性赚钱效应,使场内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热钱池,这些股市热钱会不断寻找新热点而使股市结构性此起彼伏延续下去。那些明年业绩增长而当前低估的股票,大盘稀里哗啦时正是低价买入好机会。
五、由于今年上半年是众多上市公司业绩的低点,基数最低,明年一季度会出现更多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这为A股历史上多年形成的炒春季行情而增添了动力。当然,若当前行情继续下去而不再摸回2080点区域,那么春季行情就属于提前启动了,可能使这个春季行情也提前结束。
六、市场化之初,还要讲政治。证监会开闸新股发行,一定会事先做了各种可能的市场反应分析与评估而准备了一些预案,以保证新股发行顺利进行。新股开闸,不可能还没开就先夭折吧,那才是证监会的最大败笔——若你是证监会主席,你会如此愚蠢吗?从最近证监会的动态来看,暂停审核老股增发与重组股配套增发,已有端倪,保持市场流动性的相对动态平衡,会否还会有新举措呢?
香港恒生指数,今日收于24039点,涨0.66%,创两年半新高。而同时,香港股市今年IPO发行数量同样创了两年新高。由于A股IPO暂停,今年内许多大陆公司不得不涌到香港和新加坡股市去上市。
今日融资余额3234.62亿,比上周五增加7.03亿——胆大者越跌越融资买入;融券余额38.89亿,比上周五减少1.58亿,大盘越跌融券卖出反倒越少。
盘面动态:
下午14时,两市跌停股票超过220只,创新高创新记录;跌幅9%以上股票超300只。
下午14:25时,两市跌停股票超过270只,再创新记录;跌幅9%以上超366只。
下午14:40时,两市跌停股票增加到321只,跌幅超9%股票增加到455只。
下午14:51时,两市跌停股增加到约400只,跌幅超9%股票增加到530只左右。
收盘,两市跌停股创历史记录,高达410只(含几只跌停未封死股);跌幅9%以上高达521只;跌幅8%以上663只;跌幅7%以上841只,跌幅5%以上1430只。创业板综指收盘跌8.43%;中小板综指跌5.39%。两小板,泥沙俱下,无论今年涨幅大小,普遍暴跌。
涨幅榜:涨停12只,其中券商股2只,持有券商股权股3只,创投股2只,即与新股发行有关股达7只。涨幅5%以上27只,飘红股164只。
收盘,上证指数收一个下影长于上影的红十字星,收于2207点,跌0.59%,成交量比上周五放大55%;深圳成指,受两小板拖累,跌1.94%,收于20日均线之上,成交比上周五放大18%。
券商保险银行与两桶油,普遍反弹,两桶油下午暴力上涨,为上证指数撬尾贡献了巨大力量。